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的缓刑当地不接受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作为被判刑者,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咨询你的辖区是否属于该司法局管辖范围内,如果不是,请与你的住所辖区相符的司法局对接。
《刑法》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这样界定合同诈骗罪与一般经济合同纠纷: 1、内容真实的合同,以超出自己履约能力的合同签订后,行为人积极落实货源,设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终没有完全履约,也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2、内容半真半假的合同。如果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客观上也为履行合同作积极努力,最后因种种客观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认定为诈骗犯罪。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用七个条文来规定不正当行为,其中明确规定了不正当行为分别是:实行混淆行为,引消费者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对其商品作虚假、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消费者;实施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有奖销售时违反法律规定;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妨碍或者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
2020.11.11 1,37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6条规定的是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非法印制、复制或者使用其他方法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非法销售、倒卖伪造的增值税发票的行为。
2020.03.24 6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的缓刑解除累犯?
缓刑考验期满,五年内又犯罪,是否属于累犯,区别对待。如果前罪和后都是有期徒刑,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是累犯;否则,不是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2022-07-22 15,340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的缓刑人员劳动保险
1、已经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保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下列行政、刑事处罚的,在单位停发工资期间不计算工作年限,暂停缴纳社保。 (1)被取保候审和被监视居住的人员 (2)被公安机关强制收容教育,强
2022-07-23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当中缓刑和假释的比较
假释和缓刑的相同点,是两者都不在监狱劳改场所服刑。假释和缓刑的不同点: (1)假释的对象是服实刑的罪犯,缓刑的对象是不需要服实刑的罪犯。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
2022-07-22 15,340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的累犯适用于缓刑吗
累犯不可以适用缓刑。《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022-07-24 15,340
-
0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对涉嫌
4,273 2022.04.17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399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6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