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录音证据一般多久做废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永久保留。合法录音资料属于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呈现在法庭上。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形式之一,是法律认可的证据形式。《民事诉讼证据》第七十条规定:有其他证据证明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品。《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七十条规定:一方提出的下列证据,另一方提出异议但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复印件、节录本;(二)物证原件或者与物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视频资料等。;(三)有其他证据证明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四)一方申请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物证或者现场勘验笔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录音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分情况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反而言之,如果未经相关当事人同意的录音录像资料没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则该录音录像资料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手机录音证据不会失效可以永久保留。录音文件在法定证据种类中属于视听资料对录音证据现行法律有着严格的限制。视听资料是指能够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电脑储存的数据等,一种被固定被保全的证据,它比较可靠更接近于真实情况,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认定作为证据。
-
手机录音能做为证据吗?
录音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分情况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反而言之,如果未经相关当事人同意的录音录像资料没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则该录
2020.06.27 321 -
手机录音可以做为证据吗
录音、录像、短信、微信等电子证据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使用,但是诉讼活动中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才能作为证据: 第一,客观真实性,对于电子证据为了保证真实性,一般对方不予认可的情况下,需要到公证处进行电子证据的保全,才能被认定; 第二,证据的关
2020.09.02 151 -
手机录音能做法庭证据吗?
合法的电话通话录音能做法庭直接证据。但在合法、有效的认定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提供电话录音等证据时,应当尽量用当时录音所使用的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
2020.12.21 262
-
手机录音证据多久作废?
可以永久保留。合法的录音资料即属于视听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呈现在法庭之上。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形式之一,是被法律认可的证据形式。《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七十条规定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
2021-09-29 15,340 -
录音和手机录音能做法律证据吗
是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材料等,录音材料属于一种视听材料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取得证据必须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核实真实性,才能作为确定事实的依据。最
2021-12-12 15,340 -
手机录音可以做证据吗
是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材料等,录音材料属于一种视听材料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取得证据必须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核实真实性,才能作为确定事实的依据。最
2021-12-12 15,340 -
手机录音可以做为证据吗
手机录音能作为证据。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
2022-05-10 15,340
-
00:58
手机录音怎样在法院作为证据手机的通话录音在法庭上能当证据。但调查人员调查收集录音资料时,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
3,746 2022.05.11 -
00:54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 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 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 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7,170 2022.05.11 -
01:09
家暴录音离婚能作证据吗家暴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录音属于证据种类中的视听材料。能够证明家庭暴力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种,其中,直接证据包括:出警记录、受伤部位的照片、就医留下的病例、医疗费单据等等;间接证据包括:邻居或者家人的证人证言等。如果遭受了
2,3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