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赔偿损失怎么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而产生的赔偿损失的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信赖利益的损失,即对方当事人因信赖合同有效而遭受的损失。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缔约费用,即为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其二,履行费用,包括为准备履行所支出的费用和实际履行所支出的费用;其三,合理的间接损失,如由于信赖所订立的合同有效从而丧失了与他人订立有效合同的机会而产生的损失。缔约过失的赔偿范围与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同。前者仅限于信赖利益的损失,即当事人因信赖合同有效和对方将履行合同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后者为期待利益的损失,即当事人通过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原则上而言,信赖利益的赔偿不能超过期待利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情况下,信赖利益的损失又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应当全部赔偿,间接损失由于较难确定,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予以赔偿。直接损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用于缔约的合理费用,包括邮电费、文印费、赴订约地谈判所支出的费用等; 二是准备履约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为运送标的物或受领对方给付所支出的费用,购租房屋、厂房、机器设备或雇工所支出的费用等; 三是因上述支出费用而失去的利息。间接损失是指如果在缔约过程中,受害人必将获得各种机会,而在行为人的过错导致合同不能成立的情况下,使这些机会丧失。简言之,即丧失与第三人另订立合同的机会所产生的损失。对间接损失不予赔偿是有失公平的。 但是鉴于间接损失较难确定,因此只有在具备两个条件时才能要求赔偿间接损失: 一是缔约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故意实施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违反法律的行为,即其在缔约上是故意而非过失; 二是间接损失即本可与第三人另订立合同的可得利益在缔约过失发生时就已具备现实的成就条件,仅仅因为过错方的缔约过失才导致利益的丧失。
合同违约损失按照双方合同中约定的计算方式计算。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前提,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赔偿范围的确定标准。 例如,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
-
无效合同造成损失赔偿怎么赔
合同无效可以主张损失赔偿。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1.04.04 428 -
合同违约赔偿损失计算
关于合同违约赔偿损失计算,一般情况下适合通知中如果有约定,那么就按照合同里面的约定。如果合同里面没有约定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是让对方赔偿,因为违约行为所给对方造成的实际的损失,损失的计算就是实际的损失,但是不能够超过标的额的30%。
2020.04.07 177 -
-
合同无效损失怎么赔偿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同时,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
2022-05-12 15,340 -
合同无效怎么赔偿损失?
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
2022-06-07 15,340 -
无效的合同怎么赔偿无效损失?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同时,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
2022-06-04 15,340 -
合同无效该怎么赔偿损失
合同无效的,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实际遭受的损失。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
2022-05-16 15,340
-
01:02
解除合同赔偿损失吗合同解除的时候,如果是因为一方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的解除,这时候守约方当然可以请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赔偿损失适用的前提是,对方的违约行为已经给自己带来了损失。而且这项损失是可得利益的损失,守约方应当证明损失的存在,以及具体的数额
582 2022.05.26 -
01:21
合同的实际损失怎么算合同的实际损失计算如下: 1、合同中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书面证据来佐证,达成双方协商一致; 3、如果双方就实际
719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