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赞助费可以税前扣除吗

赞助费可以税前扣除吗

2024-03-14 11:4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03-14回复

专业分析:

赞助费不可以税前扣除,具体如下:1、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的项目的项目包括: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2、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除合乎规定的公益性捐赠外,其他各种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赞助费是对他人从事某种事项进行经济帮助而给予的财产(主要是金钱)赠与。合法成立的赠与行为是不需要返还。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使用拆迁补助建房可以税前扣除吗
    企业使用拆迁补助建房可以税前扣除吗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拆迁的补偿费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需要有真实、合法的凭证,例如需要有合法取得发票等。

    2020.04.27 249
  • 租赁费税前扣除
    租赁费税前扣除

    租赁费税前扣除的,要根据以下情形: 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2021.07.02 410
  • 交通补助个税可以在个税中扣除吗
    交通补助个税可以在个税中扣除吗

    不能 补贴职工交通费通讯费是不能在个税前扣除的,补助费用属于个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的内容之一。

    2020.02.05 428
专业问答更多>>
  • 学校赞助费可以起诉吗

    1、现在公立学校收费不叫赞助费,而叫捐资助学,并直接交到教育局的指定帐号,而后再将一部分钱返给学校。 2、对于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中和民办大学,由于已经不是义务教育,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应该收多少

    2022-01-25 15,340
  • 罚金收入可以扣除税前扣除吗?

    罚金支出不能税前扣除。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有一些是不能够扣除的,比如说税收的滞纳金,还有就是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违法所得所产生的损失等等。

    2023-10-30 15,340
  • 旅游费可以由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吗?如何扣除

    人均消费较低的集体旅游,由工会组织的,在工会经费中列支是可以的,如果由企业自己组织,作福利费用也是可以的,可税前扣除。如果旅游的标准并没有很高,全体员工都可以享受,目前实务中税务局一般不会认定有个税问

    2022-10-26 15,340
  • 罚金可以作为费用税前扣除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属于纳税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如属于财产刑性质的罚金、没收财产,或行政责任,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上述支出形成的原因是纳税主体发生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具有严格的程序限制,且执行机

    2022-08-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69 2022.04.17
  • 税前扣税不发薪 00:53
    税前扣税不发薪

    税前扣税不发薪的情况如下: 1、应发放工资仅够充抵税费,不再发放薪金; 2、以前已发放的薪金没有扣税,加在本次发放薪金总数里面一并扣税,实际发放薪金中并不包括这笔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

    4,086 2022.05.11
  • 合同违约金可以扣除吗 01:17
    合同违约金可以扣除吗

    合同违约金可以扣除吗合同违约金可不可以扣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1、可扣除。若对方对于是否违约等没有意见的,可直接扣除违约金。在双方对于违约行为的构成、违约责任等约定较清楚时,可扣除对方应承担的违约金; 2、谨慎扣除。双方对于违约行为

    3,915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