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会有哪些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第六百七十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中之所以规定借款用途法定条款,主要是促使借款人按计划使用贷款,将有限的贷款用到急需的、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地方去,同时也保证收回贷款的安全性。
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并未得到贷款人同意的,这是一种违约行为,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这是由于贷款人是根据贷款用途来确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从而同意贷款的,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可能会导致贷款人到期不能收回贷款。
-
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后果
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后果: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借款合同。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属于违约行为,贷款人可以采取上述措施,并可以要求借款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021.01.06 210 -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后果有哪些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中之所以规定借款用途法定条款,主要是促使借款人按计划使用贷款,将有限的贷款用到急需的、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地方去,同时也保证收回贷款的安全性
2021.01.19 112 -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后果
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并未得到贷款人同意的,这是一种违约行为,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这是由于贷款人是根据贷款用途来确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从而同意贷款的,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可能会导致贷款人
2021.02.12 132
-
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有什么后果
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
2022-06-07 15,340 -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后果有什么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中之所以规定借款用途法定条款,主要是促使借款人按计划使用贷款,将有限的贷款用到急需的、有较好经济
2022-06-05 15,340 -
借款人未按约定使用贷款的后果是什么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借款合同中之所以规定借款用途法定条款,主要是促使借款人按计划使用贷款,将有限的贷款用到急需的、有较好经济
2022-06-09 15,340 -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人应承担什么后果
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后果: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终止合同。贷款用途是贷款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之一。借款人必须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否则可能承担上述后果。
2021-12-20 15,340
-
00:56
未按规定使用灯光怎么处罚
未按规定使用灯光的处罚如下: 1、机动车在发生故障或者事故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罚款200元,扣3分; 2、机动车超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罚款100元,记1分; 3、机动车夜间会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罚款100元,记1分; 4、机动车通过
5,493 2022.04.17 -
01:17
商标权使用规定有哪些
商标权使用的规定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希望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就应该以注册为前提条件。只有经过商标局审核批准以后,商标专用权才会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注册商标是具有有效期的。在我国《商标法》
2,505 2022.04.17 -
01:31
改变贷款用途构成犯罪吗
改变贷款用途是否构成犯罪,根据金额来定。改变贷款用途一万元以上的是犯罪,一万元以下的不是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涉嫌贷款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2,09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