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公开信息的行政复议包括哪些方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区人民政府可以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复议: (一)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依法应当提供而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根据《条例》第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其中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如果行政机关对于属于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拒绝提供(包括完全拒绝、部分拒绝),属于依申请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逾期不予答复,则属于行政不作为,都是对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侵犯,符合行政复议的范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申请行政复议有两种方式: (一)书面申请的,请按下列格式书写: 1、文书名称(行政复议申请书); 2、申请人(是公民的,写明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代理人姓名、单位、电话); 3、被申请人(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 4、行政复议请求 5、事实和理由 6、行政复议机关名称(如向市政府申请,可写“此致北京市人民政府”); 7、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8、申请日期(年、月、日) (二)口头申请的,由行政复议接待工作人员当场用“口头申请记录”纸记录: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途径; 2、复议请求; 3、主要事实和理由; 4、被复议机关; 5、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时间 记录完毕,申请人认为记录无误,签上自己的名字。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有三类,第一类是行政机关;第二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第三类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信息公开主体都是没有信息公开的权利的。
-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包括哪些?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有三类,第一类是行政机关;第二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第三类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信息公开主体都是没有信息公开的权利的。
2020.06.30 134 -
行政许可信息公开的指哪些方面
行政许可信息公开是行政机关对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等要在办公场所公式;要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决定要依法公开。
2020.12.27 336 -
专利的信息公开中包括哪几方面
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是一种数据量巨大,内容广博的信息资源。它能包含最新科学技术信息。专利文献格式统一规范,高度标准化,并且具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便于检索,阅读和实现信息化。特别是对所记载的发明创造的揭示完整而详尽。
2020.10.04 1,318
-
不予公开政府信息包括哪些
1、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的关系。 2、商业秘密的界定问题。 3、个人隐私的界定问题。(“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可包括个人的思想、信念、身份、地位、健康状况以及其他一切与该个人有关的信息。
2022-06-27 15,340 -
信息公开不予答复行政复议怎么处理?
被申请人在告知救济权利和途径时,错误告知行政复议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因此应当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中的告知行政复议机关相关内容违法。
2022-06-28 15,340 -
行政复议信息不予公开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复议信息不予公开的规定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
2022-07-10 15,340 -
行政复议的法律程序包括哪些方面?
我国的行政复议的法律程序包括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
2022-07-08 15,340
-
00:59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内容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第一,行政行为有确定力。确定力的意思是行政行为一旦生效,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就不能随意变更或者撤销,具有不可争辩的效力; 第二,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指的是在行政行为生效后,对行为主体以及行政
8,925 2022.04.15 -
01:08
强制交易的行为包括哪些强制交易严格意义上应该表达为强迫交易。强迫交易的行为是指经营者枉顾消费者的意愿,通过某些手段强迫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者接受其服务,因此使得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受到侵犯的行为,严重的会构成强迫交易罪。本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市场
2,0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