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通知书是否是滥用职权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嫌的罪名是什么?拘留通知书是不是写滥用职权罪? 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必须具有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是否具备该后果,是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关键。 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综上,建议家属尽快委托律师会见,进行辩护等工作,以维护他的合法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拘留通知书生效后不一定坐牢。拘留通知书是刑事拘留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属的法律文书。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说明已经进入立案侦查阶段。之后根据证据可以进入检察院审查,法院判决生效后才能进监狱。
滥用职权罪是口袋罪。口袋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一些界定不清、外延模糊以至于难以界定有罪与否的罪名; 是对某一行为是否触犯某一法条不明确,但与某一法条的相似,而直接适用该法条定罪的情况,对罪名定义不清、对情况描述不明是口袋罪生成的重要来源。
-
滥用职权罪怎样判断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0.09.03 129 -
拘留通知书是什么?
拘留通知书是指司法机关对当事人实施拘留所出具的通知书。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分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等。 一、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
2020.06.16 447 -
什么是拘留通知书
渎职罪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但是渎职罪名仍成立,只要构成犯罪,都会被开除公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0.07.02 307
-
滥用职权罪可以拘留吗
1、刑诉法规定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这5种强制措施,其本身不是一种刑罚,目的只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采取何种强制措施,这要看具体的案情。其中拘传、取保候
2022-07-30 15,340 -
拘留通知书是否一定有罪
不一定。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表明,调查程序已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启动。此后,将有检察院的起诉和法院的审判。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表明,刑事责任可能被追究,但此时不能说是罪犯。只有经法院审理,判决有罪的,才能
2021-12-22 15,340 -
治安拘留是否有拘留通知书
以下就是关于治安拘留是否有拘留通知书的内容,治安拘留的机关应在作出行政拘留24小时内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或者通知书的方式,也可采取电话、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被拘
2022-08-26 15,340 -
拘留通知书有哪些用,拘留通知书是哪些情形会拘留?
拘留通知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通知家属的文书。也就是说xxx的家人或亲戚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关在看守所)了,需要通知他的家人或亲戚。
2022-08-04 15,340
-
01:36
什么是滥用职权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滥用职权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不依照或违反法律法规,决定、处理自己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擅自处理公务,从而侵吞公共财产、造成国家和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等行为。滥用职权罪的认定标准
1,760 2022.04.17 -
00:51
刑事拘留通知书什么时候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一般会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存在这些有碍情形的,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会以《刑事拘留通知书》的形式,告知被刑
847 2022.07.02 -
01:20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则构成滥用职权罪,将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况特别严重的,就会判处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对明明知道是无罪的人,或者情节较轻,不认为是犯罪以及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
6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