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赔偿权利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 《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关于适用民法通则的意见》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公司发生兼并、合并、出卖、破产收购的情况很多,而债务人主动自愿履行债务的情况很少,按照法律规定来延续诉讼时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应根据法律规定,采用签订债务安排协议、贷款重组等方法恢复时效,或更新债权关系,降低资产的时效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能诉讼。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当事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由法院审查是否具有时效中断、时效中止和时效的延长事由。
(一)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二)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 (三)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处理办法如下:1、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提供借款人可以通过与债务人协商的方式,要求债务人归还借款;2、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提供借款人,依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欠款人未主张诉讼时效已过期,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2022.04.16 1,844 -
怎么避免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
当事人要避免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还款计划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则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除非义务人自愿履行。
2021.02.05 114 -
怎么预防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
避免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应在规定的时效范围内提起诉讼,在诉讼时效期间,可以提起诉讼、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方式对诉讼时效进行中断。
2021.01.28 89
-
超过诉讼时效借款合同合同是什么样的?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借款合同超诉讼时效担保合同可以具体分为
2022-06-30 15,340 -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人可以和债务人就还款事项进行协商,如果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债务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还款义务。
2021-08-16 15,340 -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抵押合同
签订抵押合同的抵押人与不动产权利人应一致。特别注意抵押财产是否是共有,如果是共有的,则抵押合同也要由共有人签字同意,以确保抵押合同合法有效。
2022-08-16 15,340 -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如何办
下面由我为大家解答“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借款超过诉讼时效情况下,虽然起诉权还在,但是一旦向提出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即丧失胜诉权,但在这种情况下,事情也不是就毫无转机的。因为根据法律的规定:“诉
2022-08-23 15,340
-
01:35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 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关法律的一般规定。因此,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如果没有发生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事由,这时候时效经过,权利人就不能够请求
1,809 2022.04.17 -
00:53
超过诉讼时效后对方承诺还款
超过诉讼时效后对方承诺还款,可以实现债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
1,303 2022.05.13 -
00:56
如何避免借款诉讼时效过期
避免借款诉讼时效过期的方法如下: 1、可以充分利用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借款人主张还款,或者债务人主动还款的,都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 2、每次中断的时间,时效都会重新计算。时效中断是法定时效期间内因故中
679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