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的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赠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 先要搞清楚“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从主体(权利、义务的当事人)、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内容(权利、义务)三个方面来把握。 赠与关系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关系。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赠与关系中存在经济法律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它自然也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一种。
-
事实关系与法律关系不符
是基于法律事实的基础才会分析出法律关系,简单的说它是权利义务的总称。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权利义务三个要素构成,如上述法律事实中单位与张三是劳动合同关系就是法律事实。
2020.01.20 286 -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如下:1、两者义务人存在区别。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2、两者权利人行使权利是否需要辅助方面不同。
2022.04.16 8,342 -
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有: 1、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在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其他法律关系在平等主体间产生; 2、调整法律不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民法典调整。
2021.01.16 1,214
-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的关系
标的物的所有权并无发生转移,家电等,不动产最典型的是房屋,此时买方才获到标的物的所有权。一方当事人有托付标的物的义务和获取价金的权利,比如汽车,仅仅靠托付还并不能获到所有权,手续解决完毕才能发生物权转
2022-07-05 15,340 -
劳动关系关系的法律规定
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风险: 1、对前用人单位连带赔偿风险根据我国劳动人事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先成立的劳动关系优先于后成立的劳动关系,原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不得对外兼职或建立新的劳动关系,若
2022-07-15 15,340 -
法律关系的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包括国家、机构、组织和公民。
2021-12-01 15,340 -
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关系
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其间没有包含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的区别: 1:从主体范围来看,雇佣关系主体范围相当广泛,凡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均可形成雇佣关系,而劳动关系主体具有单
2022-03-22 15,340
-
00:56
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如下:1、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2、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联
9,710 2022.05.11 -
00:55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
8,071 2022.04.17 -
00:56
民法典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如下: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不动
4,1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