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信辱骂威胁要弄死他人什么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根据伤情鉴定结果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中并没有恐吓罪,如果以写恐吓信或者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一、《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看具体情节。恐吓威胁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单纯的恐吓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有些行为也构成犯罪,如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发短信辱骂和威胁他人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不可定罪。根据法律规定,多次发送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短信威胁他人构成什么罪
短信威胁或者恐吓一般情况下还不能构成犯罪,如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将构成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如果情节轻微,则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2020.03.17 576 -
收到手机短信威胁辱骂怎么办
建议你先把证据保留好,之后第一时间先报警,让警察进行处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短信威胁辱骂已经构成了犯罪,根据具体案情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刑事、行政或民事法律责任。
2020.06.26 691 -
辱骂威胁他人犯法吗
辱骂威胁他人犯法,属于治安违法行为,甚至涉嫌侮辱诽谤罪。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2020.09.02 286
-
发短信辱骂威胁要挟他人怎么办
1、写恐吓信或以其它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或者给多次给他人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感染他人正常生活的,都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42条第一款和第五款依法处罚的行为。 处罚原则为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2022-02-05 15,340 -
发短信辱骂他人, 威胁他人构成犯罪吗
光说这话呢,够不上犯罪,只能算是违法。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
2022-03-29 15,340 -
发短信辱骂威胁恐吓他人怎么办
搜集证据,报警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
2022-01-19 15,340 -
发短信辱骂威胁恐吓他人构成犯罪吗
注意收集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
2022-01-29 15,340
-
00:58
发短信威胁恐吓什么罪发短信威胁恐吓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行为人向某人发送威胁恐吓短信,没有造成任何实际不良后果和伤害的,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这种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是公安机关要对行为人处拘留或罚款;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严重影响到人身安全并造成严
2,139 2022.05.11 -
01:16
辱骂他人构成什么罪判什么刑辱骂他人不一定构成犯罪。需要注意的是,恶意辱骂他人,涉及侮辱他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般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另外,依据《中华
5,202 2022.04.17 -
00:55
辱骂他人派出所怎么处理辱骂他人派出所的处理如下:派出所因骂人引起纠纷也以调解为主。对于这种民事纠纷形成的吵架行为,用批评教育、引导双方当事人赔礼道歉等方式化解更妥当,最多使用警告、罚款等处罚,直接用拘留方式难以为民众接受。如果没有办法调解好,还是需要执行拘留处罚
11,67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