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如何主张损害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诉讼中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可以提供以下证据: 一、当事人陈述,主要包括法庭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就婚姻状况、夫妻感情所做的陈述; 二、书证,包括证词、情书、保证书等; 三、物证,主要为反映一方有过错的照片; 四、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及手机短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对方存在这些情形,另一方可以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1、一方重婚的; 2、一方与他人同居的; 3、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 4、一方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起诉离婚时才能要求赔偿。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
如何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2021.02.20 133 -
如何主张离婚损害赔偿金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
2021.04.08 91 -
应如何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2021.01.20 138
-
离婚诉讼中如何主张损害赔偿
离婚诉讼是由过错方提起,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应诉的,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过错方同意离婚的,可以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2、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
2022-03-12 15,340 -
离婚如何主张损害赔偿
所谓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一方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致使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无过错方可要求过错方赔偿因该赠与行为给其带来的物质损
2022-06-23 15,340 -
离婚时如何主张损害赔偿
所谓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一方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致使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无过错方可要求过错方赔偿因该赠与行为给其带来的物质损
2022-05-14 15,340 -
离婚后如何主张损害赔偿
所谓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一方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与其重婚、同居的第三方,致使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无过错方可要求过错方赔偿因该赠与行为给其带来的物质损
2022-06-11 15,340
-
01:07
离婚后可否主张损害赔偿一方具有婚姻法规定的事由而导致离婚的,即使在离婚后,只要当事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损害赔偿请求权,且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一年内的,都可以提出损害赔偿。 规定如下: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导致离
782 2022.04.17 -
01:34
人身损害后续治疗费用如何主张受害人有两种方式主张人身损害后续医疗费的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受害人在后续医疗费实际产生后另行起诉,向赔偿义务人主张已经发生的后续医疗费。 第二种方式为受害人在首次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主张。由于后续医疗费用尚未发生,受害人需要提供司法鉴定的结论或
2,039 2021.04.25 -
01:20
人身损害赔偿雇主如何承担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雇佣关系指的是受雇人向雇佣他的老板提供劳务,雇佣他的老板支付相应的报酬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审判实践中,法官是不管雇佣劳动者的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对
1,5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