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怎样才能不要孩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有两种: 一、协议离婚,夫妻双方感情完全破裂的情况可以协议离婚,协商一致的可到双方任何一方户籍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可以聘请律师代书协议书; 二、诉讼离婚,协议不成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对方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经常居住地证明一般为一年以上有效期内的居住证。两岁以内的孩子一般会判给女方,十岁以上的孩子会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除此以外,法官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等认定谁更适合抚养小孩。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有财产争议的,婚后取得的财产一般平均分配。一方有家暴、虐待、遗弃、酗酒、赌博和长期同居关系等恶习造成对方损害的的属于过错方,对方可以要求赔偿。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不伤害孩子的方式:父母双方尽量友好协商,避免暴力冲突,可择优选择协议离婚的方式。协议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离婚。且对于子女抚养问题,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患有疾病也可以离婚,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后,能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
离婚怎样才能得到孩子?
离婚可以对方进行协商得到孩子,争取对方同意把抚养权给自己;如果对方也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那么要准备好证据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孩子,也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有抚养能力。
2021.03.27 130 -
有孩子怎么样才能离婚
有孩子的情况下,夫妻可以选择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两种方式。且若当事人协议离婚的,需要对孩子抚养权以及财产分割的问题达成一致;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则可以由法院来判决孩子抚养权的归属。
2021.02.10 77 -
怎么样离婚才能养不起孩子呢?
离婚后如被判有抚养权的一方因变故养不起孩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申请变更抚养关系,对于不按照规定付抚养费的,也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
2021.02.17 109
-
离婚孩子怎样才能要到
离婚孩子怎样才能判给女方是离婚女子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第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第二,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
2022-08-09 15,340 -
怎样才能离婚才能得到孩子
1、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现代的生活节奏较快,孩子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带,特别对于学龄前儿童,往往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
2022-05-25 15,340 -
女方离婚怎么样才能要孩子
夫妻双方离婚时,如果有未成年的孩子,双方可以就孩子抚养权及的问题进行协商约定,双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不违反法律规定,尊重双方意愿。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法院,同时处理孩子抚养权问题。一般情况下
2022-08-25 15,340 -
离婚要怎么才能要孩子
在离婚时,想要孩子孩子怎么办?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主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孩子的年龄;二是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三是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四是孩子的意愿(指年龄稍大且能进行意思表示的孩子);五是孩子的生
2022-04-13 15,340
-
00:55
离婚怎样才能要到孩子的抚养权离婚后,孩子由一方抚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或双方都想改变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双方都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父母可以协商达成协议,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当事人一方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
1,001 2022.04.17 -
01:16
男方不离婚要怎样才能离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离婚存在两种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男方不离婚,则双方无法就离婚事宜达成协议。女方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起诉男方离婚。女方第一次向法院起诉时,如果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破裂,法院很可能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判决驳回女方的
831 2021.07.05 -
01:03
要离婚一方不肯离要怎样才能离如果夫妻只有一方要求离婚的,那么该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经法院调解无效的,法院将准予双方离婚。具体来讲,在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调解无效的,法院将准予离婚:第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第二,虐待、遗弃家庭成
1,0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