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和合同工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是事业单位合同制和编制内的区别: 1、编制:合同工属于临时招聘性质的,不占用编制,单位对是否继续签约有绝对决定权;在编即上报人事局备案,占用编制名额,单位不能独自决定人员去留,需报人事局审批,即相当于说是过去的铁饭碗 2、福利:合同工所享受的一切福利据合同中商定的条款确定,只要合同没变则待遇不变,受法律所约束;在编人员福利待遇由单位拟定后报人事局审批,遇政策调整可相应作出调整,一般包括“一金三险”,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具体交多少由国家规定。另根据各单位自己的情况有一些节假日补助之类的,这就的看单位效益了 编制就是在编员工,指单位的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员工待遇,岗级也相应外包较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正式编制职工而言的。区别主要是3个方面: 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有编制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指挥合同工协助执法。 3.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
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
1、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得工作。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工则具有执法权,
2020.06.29 1,391 -
合同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1、工资开支来源: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
2020.12.13 700 -
编制和合同工有什么区别
1.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在日常执法行动中,只能是协助执法,而正式工具有执法权,可以
2020.09.30 1,126
-
合同工和编制的区别
合同工,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在编,就是你已经纳入了该单位的人事编制,就相当于正式员工。在编人员,就是指有编制的人
2022-03-11 15,340 -
编制工和合同工的区别
临时工是没有编制地,合同工是有编制地,两者待遇差很多第一,人民医院员工分为三种:编制工,合同工,临时工。前两种待遇(工资、奖金、福利)基本相同,编制工国家养活,合同工靠医院养活。唯一不同的是养老保险有
2022-03-16 15,340 -
编制和合同的区别
1、合同工,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1986年中国用工制度改革以后招收的各类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1986年7月12日
2022-08-20 15,340 -
工伤保险编制内和合同制区别
是编制内的还是合同制员工呢?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再者是否购买了社保呢? 现在有没有申请工伤,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您或者
2022-03-20 15,340
-
01:13
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合同工和事业编的区别如下: 1、招聘方式不同:事业编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7,435 2022.04.17 -
01:05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受聘人员。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聘
1,594 2022.06.22 -
01:22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性质及地位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劳务合同的签订各方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各方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自然人签订,自然人隶属于单位管理。劳务合同适用合同法,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前者报酬由双方
4,09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