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索赔或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各省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你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 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申请工伤认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做劳动能力鉴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发生工伤事故是应当如何进行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2020.08.16 148 -
发生工伤事故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2021.10.12 308 -
发生工伤出事故后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索赔: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出来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如果劳动关系难以确认,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2020.02.13 180
-
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索赔或赔偿?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26 15,340 -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如何索赔或赔偿?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5-01 15,340 -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如何索赔或赔偿?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22 15,340 -
如何处理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索赔或赔偿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
2022-04-23 15,340
-
01:56
发生工伤后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后索赔的流程是以下三点: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到仲裁委员会申
14,717 2022.07.12 -
00:51
职工发生工伤如何赔偿
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没有申请的,可以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一年内进行申请。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
736 2022.06.22 -
00:50
发生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如何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赔偿,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42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