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家付首付夫妻一起还贷款离婚房产分割婚后购房怎么分割?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后购房,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离婚分割时,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作出判决。 一、《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1、第二十条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2、第二十一条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父母首付夫妻还贷离婚房产分割怎么办
父母首付夫妻还贷离婚房产分割,应具体分析: 1.婚后一方父母出首付款,另一方父母负责装修款,还贷由出资方父母负责还贷,房产登记在双方子女名下。这样的情况下,离婚诉讼中,如果出资方能证明出资及还贷的依据,司法实践中,通常即便是有双方的名字,但
2021.02.28 194 -
婚前付首付买房婚后还贷离婚怎么分割
婚前付首付买房婚后还贷离婚由双方协商分割。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且由一方支付收款,登记于其名下,婚后共同还贷的,应当由人民法院判决该房屋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2021.02.10 205 -
婚前一方出了首付还贷离婚房产怎么分割
婚前一方首付婚后夫妻还贷离婚房屋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
2021.04.06 91
-
一方付首付一方还房贷离婚后分割房产
一方付首付一方还房贷离婚房子归谁应当按照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夫妻一方婚前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房产登记在支付首付一方名下,离婚时该房产由双方协议处
2022-06-02 15,340 -
夫妻一方婚前付房款,婚后共同还贷,怎么分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的所有权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待取
2021-06-01 15,340 -
男方父母首付夫妻共还贷款房产证夫妻名字离婚后怎么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夫妻
2022-06-24 15,340 -
房子婚前付首付,婚后还贷,离婚怎么分割
婚前付首付,婚后还贷,离婚由双方协商分割。双方协商不成,一方支付收款,以其名义登记,婚后共同偿还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该房屋归登记方,尚未偿还的贷款为房地产登记方的个人债务。房地产登记一方补偿另一方
2021-11-09 15,340
-
00:46
分期付款购房离婚时如何分割分期付款购房,离婚时分割的方式首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房屋是婚后由夫妻共同财产来偿还贷款的,离婚时房屋归不动产登记一方,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要注意房
646 2022.04.25 -
00:54
婚前付首付的房产离婚后怎么分婚前付首付的房产,如果是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所有权的,应认定为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在离婚时,该房屋仍然为一方个人财产,归一方所有,剩余的贷款仍然为其个人债务。但是
542 2022.04.25 -
01:24
夫妻离婚房子有贷款怎么分割如何分割按揭房产,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决定,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是夫妻双方共同按揭的,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按照各自出资比例分割; 如果是夫妻一方用个人财产按揭的,该房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无需分割。 若是起诉离婚的,对于还未取得完全所有
1,1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