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扣工资了员工扣公司经营款抵扣工资是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非法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不得非法占有用人单位的财务作为抵扣非法拖欠的工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从法律上来说,公司是不可以随意扣除员工工资的;但是一下这几种情况还是可以有效操作的; 1、员工给公司造成实际的损失,你要保留证据,然后根据此项扣除,不超过20%工资,劳动局也不会过多干涉,并且不要让工资低于该地最低工资标准,(每个地区都不同,建议你们的HR做做好调查) 2、员工如果请事假,也可以扣除单日工资,病假需要证明。 3、如考勤等情况,迟到早退等现象,虽然法律上不允许克扣员工工资,但是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规章制度、员工守则中约定,可以对员工进行一定处罚。
-
公司扣押员工工资
一般情况下,公司是不能随便扣员工工资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在特殊情况下,公司是可以扣工资的,比如公司有证据能证明因为员工的原因,给公司造成了明显的经济损失。
2020.09.02 374 -
公司扣员工工资应如何确认?
需要员工确认。突然离职公司有权扣工资。劳动者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即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对确实造成损失的,可以从工资中予以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2020.06.27 152 -
员工旷工如何扣工资
员工旷工一般是扣除其旷工天数的日工资。如果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还可以辞退员工。具体的扣除工资的标准,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执行。旷工,指无正当理由不请假或者请假不准而不出勤,是严重违纪行为。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
2022.06.08 846
-
公司如何扣员工工资
按规定是公司不能全扣员工工资,要是员工工资被全扣了,那么公司也就是违规的。公司不仅不能把员工工资全扣了,每月扣减的工资的也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并且扣减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要是扣
2022-04-03 15,340 -
公司扣除员工工资抵扣工伤保险
员工在单位工作,单位是需要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的,而工伤保险费用是由单位全额承担,员工本人是不需要支付工伤保险费的。如果单位随意克扣员工的工资抵扣单位支付部分,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2-02-13 15,340 -
员工有权扣货款抵扣工资吗
1、员工无权私自扣货款来抵扣工资。 2、员工私自扣货款抵扣工资,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司的财产据为己有,从而强迫公司清偿工资的行为。如果员工不及时知会公司,则构成职务侵占罪。
2022-05-22 15,340 -
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如何办?
1、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 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2022-05-08 15,340
-
00:48
员工离职扣工资合法吗员工离职扣工资的,该行为是否合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员工属于正常离职,并且未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扣工资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进行调查,查证属实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
6,316 2022.04.17 -
00:44
拖欠工资扣工资怎么办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748 2022.04.17 -
01:02
辞急工扣工资标准辞急工扣工资标准,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按照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确定。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
2,8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