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但没有执行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签了不执行的,如果还没到履行期限的,则另一方只能催告或与该当事人协商要求其履行;如果履行期限届满的,则可要求该当事人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依法成立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虽然未开始执行但合同是依法成立的,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
首先确定合同是否已经生效。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合同成立即生效是常态,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双方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如果是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时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如果是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书面合同签了但又没有签字怎么办
合同订立未签字按照法律规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一般没有法律效力。由于订立合同的方式不同,法律规定也不同,合同的成立时间也不同。对话方式(口头或电话)要约,受约人立即承诺的,合同成立。合同以书信、电报的形式签订的成立时间,以要约人收到承诺书或
2022.04.13 880 -
签了合同但是没开工怎么办
这种情况属于未对交付进行时间约定;因此甲方发包方可随时主张对方履约; 如对方拖的时间太长或无履行合同义务的打算,可以预期违约,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雇佣律师进行法务沟通和函件通报。
2020.10.28 465 -
签了合同了但是没交社保怎么办
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的,劳动者有以下解决方式: 1、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2、要求用人单位补办社会保险手续; 3、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申请解决。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这是法定义务。
2020.08.01 752
-
合同签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执行
首先确定合同是否已经生效。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合同成立即生效是常态,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双方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如果是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
2021-12-17 15,340 -
签了了合同没有执行
请问你之前是否有签订合同?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呢?我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才能给你更好的建议,你方便的话的建议你直接来电我们详细的聊一下具体的细节方面。 希望可以帮你维护最大的权益。 回答能够帮助你的话
2022-04-06 15,340 -
合同签了没有执行
请问你们合同是怎么签订的呢?我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才能给你更好的建议,你方便的话的建议你直接来电我们详细的聊一下具体的细节方面。 希望可以帮你维护最大的权益。 如果回答能够帮助你的话,请点击采纳。
2022-01-30 15,340 -
签了合同但是没有履行
第一,合同既已签订并生效,如无法定或者约定事由,一方不得擅自解除,需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有口头协议也许遵照执行,第二,履行过程中经相关方同意变更可依照处理,第三,如有违约,可追究违约方违约责任,或赔偿
2022-01-29 15,340
-
01:09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怎么办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话,可以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若是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属于违约行为,非违约方可以向其主张违约责任,但是属于不可抗力的除
1,126 2022.04.17 -
00:55
签了合同不履行怎么办
签了合同后不履行的,视为合同的违约情形,处理方法为: 1、要求合同相对方按照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 2、如果因对方不履行合同造成了己方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在损失范围内赔偿; 3、如果约定有定金的,可以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定金,如果自己是定金的接收
5,054 2022.04.15 -
01:25
没有签合同工伤怎么办
没有合同,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因工导致职业病的,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当首先证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需要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证实了双方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
1,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