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侵占资金罪立案后会被拘留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侵占资金罪立案后,符合下列情形的,予以拘留: 1、企图在犯罪后自杀、逃跑或逃跑; 2、不讲真实姓名、地址、身份不明的; 3、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他犯罪; 4、有可能破坏、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涉嫌流窜、多次、结伙作案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 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侵占资金罪要进行立案需要提供相关的条件,如果员工有做这类的行为应该要第一时间归还。员工侵占公司资金的行为被公司发现之后,不少公司都会通过法律手段去处理这类的行为,让员工受到该有的法律处罚。职务侵占只可能被刑事拘留,不可能被行政拘留的
员工因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会被拘留:行为人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具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指认犯罪;被发现犯罪证据;或者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等情形的。
-
员工侵占资金罪立案后会不会被拘留
员工侵占资金罪要进行立案需要提供相关的条件,如果员工有做这类的行为应该要第一时间归还。 员工侵占公司资金的行为被公司发现之后,不少公司都会通过法律手段去处理这类的行为,让员工受到该有的法律处罚。职务侵占只可能被刑事拘留,不可能被行政拘留的。
2020.10.15 113 -
员工侵占公司资金罪立案后会被拘留吗
在我国劳动者因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会被拘留:行为人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具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指认犯罪;被发现犯罪证据;或者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等情形的。
2020.06.27 136 -
员工侵占资金罪判刑后还会被继续拘留吗
公司员工构成侵占罪立案后如果符合以下情形的会被拘留: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3.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5.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2020.08.10 95
-
职务侵占罪立案会被拘留吗
1.看具体情况定,只要证据足够就可以拘留。职务侵占案属于刑事案件,和其它刑事案件立案程序是一样的。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
2022-06-23 15,340 -
被起诉侵占罪会被拘留吗
法院判决后,有能力执行判决而不拒不执行或者拒不申报财产的,会被司法拘留。《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2022-02-07 15,340 -
职务侵占罪会被拘留吗
若人已经被刑事逮捕,家人与朋友们是不能见到他本人的,只用律师才能去看守所会见,你们要及时请律师去会见他,与他面谈,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确定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等,争取从轻处理、维
2022-04-10 15,340 -
职务侵占会被拘留吗?
1.会,职务侵占是刑事案件,可以刑事拘留并处刑罚。 2.法律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2022-06-26 15,340
-
01:05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 1、侵占他人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将构成犯罪。我国各省市规定的侵占罪数额标准有所不同
3,860 2022.04.17 -
00:53
职务侵占拘留多久会判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在拘留嫌疑人的三日后,向检察院申请逮捕,根据实际情况,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七日。如果
1,588 2022.04.17 -
00:52
自首后会被拘留吗
自首后,是否被拘留,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事实情节而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处理自首案件的,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这种情况下是会被拘留的。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情节轻微,无显著危害,不需要追究刑事
751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