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工伤还是人身损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还是人身损害,工伤: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申请评残,评残后申请工伤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停职留薪工资、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具体费用需要计算。人身损害:起诉要求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抚慰金,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具体数额需要具体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判断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主要看对方是否具备用人主体的资格,如果工地方是有营业执照的单位,那么你父亲与对方建立的就是劳动关系,在工地受伤则可以按工伤赔付流程。如果对方是私人包工头,那么则是劳务关系,此时受伤,参考人身损害赔偿办法。 2、伤残等级需要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结果法院才会认可。
是按工伤还是人身损害赔偿,取决于工地属性,如果是不具有法定用工主体的组织或者自然人的建设工地,按人身损害赔偿;相反,则按工伤赔偿。如果工人是由公司聘用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那么工人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工人只是完成一定劳务,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也无法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建议认定工人与包工头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是一种劳务关系。其次,适用法律:确认劳动关系的,工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确认劳务关系的,工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案由起诉。
-
人身损害起诉状
人身损害赔偿起诉状:起诉状原告姓名,性别,x年x月x日出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被告姓名,性别,x年x月x日出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诉讼请求 1、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用具等各
2020.01.23 1,086 -
想起诉人身损害损害名誉
人身攻击损害名誉起诉起诉状应当分四段,第一段写明原告信息;第二段写明被告信息;第三段写明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第四段写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0.07.03 238 -
-
工伤还是人身损害?
工伤还是人身损害?工伤: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申请评残,评残后申请工伤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停职留薪工资、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2022-03-27 15,340 -
工伤还是人身损害
工伤还是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 人身损害赔偿一
2022-01-30 15,340 -
是人身损害还是工伤
是人身损害还是工伤?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
2022-03-19 15,340 -
工伤是人身损害还是工伤
是人身损害还是工伤?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2022-03-19 15,340
-
01:22
走工伤还能走人身损害赔偿吗劳动者是否能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获得人身损害赔偿,需要判断侵权人是否为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致使劳动者受到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获得人身损害赔偿赔偿,也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反之,劳动者
3,345 2022.04.15 -
00:51
建筑工地发生人身损害如何起诉建筑工地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发生人身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受损的一方维权,需要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判断:1、劳动者和工地之间是劳动关系的,因为劳动而受伤的,为劳动争议,应当提起劳动仲裁;因为第三人原因导致受伤的,以第三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构成工伤
1,527 2022.04.17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9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