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严重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 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 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不出庭作证因诉讼活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后果。民事案件中,负有作证义务的证人,未出庭接受双方质证,其真实性对于合议庭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法官可以认为该证人证言真实性有问题,而不采纳该份证据。而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刑事诉讼关乎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问题,法律对有作证义务的证人出庭作证有强制性的要求,证人拒不出庭的后果有两个,一是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二是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由院长批准,可以处10日以下拘留。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的父母、子女、配偶有免于强制到庭的特权。
-
民事起诉被告不出庭后果严重吗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作为被告,如果在法院开庭时不出庭,就放弃了答辩和对原告进行反诉的权利,也失去了与原告进行调解的机会,对被告是不利的。
2020.09.01 154 -
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民事案件中,负有作证义务的证人,未出庭接受双方质证,其真实性对于合议庭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法官可以认为该证人证言真实性有问题,而不采纳该份证据。 而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刑事诉讼关乎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问题,法律对有作证义务的证人
2020.09.01 172 -
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证人具有做证的义务。在刑诉中,由于刑事法律的严厉性关系着犯罪嫌疑人的自由甚至生命,所以法律对于证人的义务做了特殊规定。证人没有理由而拒绝出庭做证的,法院有权强制其出庭做证。对于仍然拒绝,情节严重的,法院还有权对其进行拘留。特殊的是,为了保护
2022.04.12 1,929
-
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民事诉讼法只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并没有规定证人的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无任何后果。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
2022-06-26 15,340 -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的后果有哪些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并没有什么不利后果,因为只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并没有规定证人的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1-06-20 15,340 -
诉讼离婚被告不出庭的话后果严重吗
严重。如果原告本人不出庭,法院将作为撤诉处理。而撤诉后的6个月内,原告是无权就同一理由再次起诉离婚的(协议离婚和被告起诉离婚可以)。 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2022-05-28 15,340 -
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后果为:经过法院的通知,不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强制其出庭。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会被训诫。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
2022-06-05 15,340
-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4,945 2022.05.11 -
00:58
二审上诉人不到庭后果二审上诉人不到庭后果是:二审人民法院会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原本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判决。当事人为了避免遭受不利于自己的诉讼后果,都会于言词辩论之日到庭并进行辩论。由于民事诉讼具有私法的性质,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具
4,893 2022.05.11 -
01:16
民间借贷被告不出庭有哪些后果一般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作为被告方经过法院合法的方式进行传唤,但仍然不出庭的,并不会影响案件进行,法院根据情况依然会做缺席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在此过程中,借贷中作为被告不出庭,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答辩和举证的权利,比例说有的被告确实
92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