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人有什么法定义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法》 第56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下列义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须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审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还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能利用这种自由实施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如对证人采取威胁、引诱等手段使证人不敢作证、拒绝作证或作伪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审人不得利用未被羁押的便利条件与其他同案人订立攻守同盟,统一口径,隐藏、销毁、伪造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取保候审人都有什么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有: 一、法定义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取保候审是由检察院、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
2020.08.04 160 -
被取保候审人义务有什么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审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执行机关
2020.08.13 150 -
取保候审的法定义务是什么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
2020.01.18 270
-
被取保候审人法定义务都有什么?
刑诉法第56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
2022-08-08 15,340 -
取保候审人有什么义务?
《》第56条规定了被的、被告人应当遵守的义务,有以下几项: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2022-08-24 15,340 -
取保候审人有什么义务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传递信息时及时到达案件;(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
2021-11-08 15,340 -
取保候审保证人有什么义务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关,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犯罪无利害关系。(2)担保人应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证人应享有政治权利,其人身自由不受限制。(4)应有固定的住
2021-11-30 15,340
-
00:54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放人
公安同意取保候审后,会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决定书作出后送达给犯罪嫌疑人和看守所,送到看守所的时候就放人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
1,279 2022.04.15 -
00:55
什么人可以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有下列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1,681 2022.04.15 -
01:06
什么时候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需要去公安机关执行的。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一定保证金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具体情形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较轻,是管制、拘役或独立的附加刑,刑罚可能是有期徒刑以上,但取保候审后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患病严重致使生活不能自理,《刑诉法》规定
1,50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