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起诉离婚了,被法院留置送达,我不签收的后果严重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可以不收,但法院可以留置送达,和你签收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因此你收与不收,都视为送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如果你不收传票,也不到庭,法院有权缺席判决,你等于放弃了举证、质证、辩论、反诉等诉讼权利。以上回答,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方超诉离婚被告在十二天内会收到传票。因为人民法院收到超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立案后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与第几次起诉没有关系,与对方是否同意也没有关系,如果法院认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就会判决离婚,反之则不会判决离婚。这是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
-
我已经是第三次起诉离婚了如果对方不同意法院会判吗
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与第几次起诉没有关系,与对方是否同意也没有关系; 如果法院认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就会判决离婚,反之则不会判决离婚。这是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
2021.04.03 168 -
离婚起诉被告不出庭后果严重吗
离婚起诉被告不出庭后果严重的,因为法院可以缺席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中如果被告缺席,法院也能判决离婚。即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020.08.13 111 -
起诉离婚留置送达文书可以吗
起诉离婚留置送达文书不可以。调解书应当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别人代收。因为调解书一经接受,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果不接受,即视为调解未能成立。留置送达并未经当事人签收,不对其产生法律效力。
2020.09.13 149
-
欠钱被起诉了, 我已经被法院留置送达, 我不想再去法院起诉了怎么办
欠钱被起诉,法院下发文书,不可以拒收,因为如果拒收,法院按留置送达方式,也是一种送达方式,之后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应诉,等于放弃自己辩解的权利,法院可以缺席判决,通常因为当事人没有辩解,判决对当事人是不利
2022-02-23 15,340 -
请问我已经起诉离婚了,传票送不到被告家属
法院送达传票,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当事人本人不在可以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如果当事人本人和亲属都拒绝签收传票,法院可以存取留置送达的方式送达传票。如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
2022-04-01 15,340 -
接到法院电话说我被起诉离婚, 是不是已经收到法院的离婚诉状
法院会直接送达纸质的诉讼状,传票。不会用电话、短信告诉你,骗子就是利用短信骗人的。你不是遇到骗子吧,奔跑吧兄弟、新歌声中奖的都是骗子,他们冒充法院吓唬人,不理他就可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
2022-02-12 15,340 -
我已起诉离婚对方, 我已经收到法院传票怎么办
已回复您。在中国法院起诉离婚、我可以帮助到您,如有需要可电联。 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
2022-03-19 15,340
-
01:26
车贷还不上被法院起诉后果如果本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车贷的,应该及时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限,如果因为车贷还不上被法院起诉,那么后果是有很多种的。第一,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并且胜诉后,法院会判决被起诉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履行还款义务。第二,被起诉人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履
7,653 2022.04.15 -
00:59
已经离婚了财产可以重新分吗一般情况下,双方已经离婚,对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并不会进行重新分配,但是存在例外的情况。这主要因为: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就已经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相应的分配。无论是诉讼离婚还是登记离婚,如果双方并没有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妥善处理的话,就无法真正
515 2022.04.25 -
01:14
离婚后能起诉重婚罪吗离婚后,仍然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对方存在重婚的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制度。经过一定的追诉时效后,公安机关和原配就不能追究行为人的重婚行为了。首先,要追究对方的重婚行为,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对方的重婚行为,存在
2,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