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离婚时应负什么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离婚的,无过失方可向过失方索取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2)离婚时分割财产,确定孩子的监护权归属时,没有错误的人必须照顾。财产权由没有照顾错误的女性和孩子分割。有证据证明固定资产和其他价值较大的财产,过失方向第三方购买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3)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59条的规定,知道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 (2)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对产权按照顾无过错女方及子女作分割。对有证据证实固定资产或其他价值较大的财产,属于过错方购买给第三者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3)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进行重婚与有配偶的人进行同居的话,可能需要对无过错方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构成重婚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离婚应负刑事责任吗?
1、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则涉嫌重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2、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涉嫌破坏军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2020.10.27 106 -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离婚应负刑事责任吗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婚外同居是否会被判刑,与有配偶的一方是否以夫妻的名义和对方进行同居有关。如果已婚的一方和第三人是以夫妻的名义进行同居的话,是可能构成刑法上的重婚罪的,会被法院以重婚罪进行判刑。如果有配偶的一方和第三人只是一般的婚外同居,那
2022.01.02 576 -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离婚应负刑事责任吗
1、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则涉嫌重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2、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涉嫌破坏军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2020.05.24 96
-
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离婚负什么责任
(1)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 (2)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对产权按照顾无过错
2022-05-22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离婚时,对方与他人同居应负怎样的责任
可以协议离婚,如果不能协议离婚,可以起诉离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离婚时应负的责任(1)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
2022-03-07 15,340 -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离婚应负刑事责任吗?
一、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则涉嫌重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二、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涉嫌破坏军婚罪,应受到刑事处罚。
2022-08-16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民事上应负的责任在民事上应负哪些责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民事上应负的责任包括: (一)停止侵害。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当事人解除关系,停止继续侵害合法配偶权益; (二)损害赔偿。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
2022-03-05 15,340
-
01:07
配偶失踪如何离婚
配偶失踪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具体分析如下: 1、配偶为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自然人,另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离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配偶若失踪,应当先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被宣告失踪后,夫妻中另一方
596 2022.11.21 -
01:32
配偶孕期离婚协议书应该怎么样写
首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方不得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提出离婚。但是,女方可以提出离婚,或者在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情况下,男方才可以提出离婚。但协议离婚并不受到上述限制,也就是说,如果夫妻感情不和
819 2022.04.17 -
01:11
见证人在法律上负什么责任
见证人在法律上不承担什么责任。见证人只是证明确实有签订合同,但是不能要求其承担责任,只有担保人才可以要求承担责任。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
2,2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