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搬走了,且户口也搬走了。其土地使用权能收回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扶贫移民搬迁一般情况下是需要迁户口的。易地扶贫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无法改变现状的,需要政府协调,分散到异地的人口迁移方法来解决。 1、易地扶贫搬迁时:当事人的原籍常住户口在当事人享受该待遇时,会被注销,而在迁入地登记常住户口。 2、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当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咨询,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1、户口已迁出,房子完好。这种情况下,房子还是你的固定资产,因为户口迁出,没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权,所以房子也不能翻修重建,但我国属于“地随房走”原则,所以房子你还是拥有使用权,那么宅基地也可以选择有偿退出或者流转他人。当然这都是在房子还完好无损的情况下,由于房子不能再翻修了,所以等到房子慢慢倒塌之后就被会被集体回收。 2、户口已迁出,房子破损。倒塌的话,房子完全没有经济价值,国家也会对空房进行整顿,同时宅基地被回收。这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户口没有迁出去,空房或房屋倒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
-
贫困户搬迁户口是否也要迁走
是需要迁出户口的。 1、易地扶贫搬迁时:当事人的原籍常住户口在当事人享受该待遇时,会被注销,而在迁入地登记常住户口; 2、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当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咨询,以
2020.01.14 463 -
租户把我东西搬走了能报警吗
打电话报警,报失窃,然后提交嫌疑人的资料由警方追查。租房合同由租客的身份信息,当初房屋的设备清单,租房被租户拿走家具,一定是没有交接,你拍下房屋现场的照片,连同合同,设备清单等证据。先可以打电话联系租客,看他反应。即便你们之间有些纠纷,也不
2020.03.27 963 -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怎么办?
第一类是家里人部分迁出户口 如果咱农民只是将家中部分人口的户口迁出,农村家中依旧有人居住、处置土地的话,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将承包地收回的。这个其实很明确,因为我国的承包地是按户承包的,无论是这个人迁出,还是承包人去世,这要这户人家里还有人在这
2020.01.01 451
-
租户不搬出,也不搬走行李怎么办
权利救济需要通过正当途径进行,否则权利可能没维护好,反而还要赔偿对方。所以不建议你擅自搬出其行李,如果你进入该出租屋,将其行礼强行搬出来,对方很有可能会提出行礼里放着大量钱或贵重财产出现丢失等问题,你
2022-03-12 15,340 -
户口迁出了土地使用权还会被收回吗?
在当事人迁移户口的类型,是属于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二款的规定,全家的户口都迁入设区的市的,原籍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应由集体收回,不能办理确权手续。 农村土地确权,户口迁出土地会被收回的两类
2022-04-16 15,340 -
原律师电话打不通,也搬走了
可以请律师辩护,并更换此前律师。 1、审理程序并无不当。这是庭前调解,不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目的是为了给罪犯少判刑罚。如果达成赔偿调解协议,刑事审判时,法官对罪犯在量刑时可以考虑从轻判决。 2、从
2022-07-06 15,340 -
土地承包人户口迁走(不是该村村民了),土地承包人户口迁走怎么办
村集体应该收回。承包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分给本村农户承包的,农民有经营权,没有处分权。土地承包人户口迁走(不是该村村民了),土地尚在承包期内,该村还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可由其家庭成员续包;没有其
2022-02-13 15,340
-
01:49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怎么办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办法如下:如果农民只是将家中部分人口的户口迁出,农村家中依旧有人居住、处置土地的话,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将承包地收回的。因为我国的承包地是按户承包的,无论是这个人迁出,还是承包人去世,只要这户人家里还有人在这个村,承包地都由这
4,499 2022.04.17 -
00:56
农村土地确权按户口本
农村土地确权不按户口本。农村土地确权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家庭代表申请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共有人除包括户口本上的现有人口外,一并包括嫁出人员、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国家工作人员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
3,242 2022.05.11 -
00:56
土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中国土地的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者是集体,自然人或者组织只享有土地使用权。但是关于土地使用权能否抵押需要分情况讨论: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能够抵押;以招投标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1,9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