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未满公司不签合同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就不存在试用期。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作不到半年的,可以要求支付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该支付劳动者入职第2个月开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试用期签合同,并且签的是正规的劳动合同,而不是试用期合同。一般来说,劳动合同需要自用工之日起签订,即使是在试用期,也是属于用工期,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未和你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的救济办法是:首先,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尽快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次,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再次,对于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求劳动合同。
-
试用期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试用期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可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所以在试用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劳动关系,而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
2020.03.11 194 -
试用期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与员工之间一旦建立劳动关系是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的,即便是试用期内也是如此,因此若是公司方面拒绝与试用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公司应该依法每月向该员工支付双倍的工资,因此若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超过一个月
2022.04.12 685 -
试用期不签合同违法吗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试用期不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劳动期限的一部分。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0.05.12 314
-
试用期未满公司不签合同
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就不存在试用期。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作不到半年的,可以要求支付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该支付劳动者入职第2个月开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
2022-02-06 15,340 -
员工试用期公司不签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在适用期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工人可以要求支付双倍的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人之日起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2021-12-29 15,340 -
公司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1、要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1)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
2021-04-06 15,340 -
试用期未签合同怎么办
第一:你与单位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第二:单位是否未你缴纳了社保?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未缴纳社保的话,你可以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书面通知到达时,就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可以
2022-05-02 15,340
-
01:01
公司试用期不签合同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月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试用期也应当签劳动合同,并且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保险。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并要求补交保险,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就签订劳动合同,
682 2022.04.17 -
00:55
合同期未满公司解除合同怎么赔偿
合同期未满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当按照补偿标准的双倍向劳动者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
1,548 2022.04.17 -
01:22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员工的劳动合同期满,公司不再与其续签,则公司需要对其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一般按员工在本单位实际工作的年限为依据,每满1年则需要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满6个月以上但未满1年的,则需要按照按1年计算;未满
6,0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