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 1、继承权始于继承人去世。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处理; 2、有遗赠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处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3、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
2022.04.14 847 -
涉外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涉外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
2021.01.19 362 -
遗产继承法律规定有哪些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继承方式和继承顺序。继承的方式分为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死者生前没有立任何遗赠扶养协议或遗嘱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其遗产分配顺序,只有近亲属之间才享有继承权
2022.04.14 311
-
遗产继承法律法规规定
一、【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2-02-20 15,340 -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
2021-01-19 15,340 -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
2022-01-12 15,340 -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
被继承人死亡后,如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有数人,则存在每位继承人所应继承遗产份额的问题。根据《继承法》第13条的规定,继承遗产时,应当按照如下情况确定遗产继承份额的标准: 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2021-01-21 15,340
-
01:53
民法典遗产继承最新规定(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民法典继承编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
4,322 2022.04.17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8 2022.04.17 -
01:12
遗产继承有什么规定在我国,继承的方式主要有: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以及法定继承四种。 如果按照法定继承,遗产一般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以及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当继承开始之后,先由第一顺
1,4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