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有案底可以争取缓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寻衅滋事罪有案底的情形下可以争取缓刑。 有案底,但不属于累犯情节及不存在不适用缓刑情形的,符合法律规定,仍适用缓刑。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以及认罪悔罪,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有案底,但不属于累犯情节及不存在不适用缓刑情形的,符合法律规定,仍适用缓刑。缓刑适用条件: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寻衅滋事罪是否可以缓刑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法律规定对于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殊人群,并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如犯罪情节较轻的、有悔罪表现的、没有再次犯罪危险的或者宣告缓刑对所居住地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应当宣告缓刑。
-
寻衅滋事罪可以缓刑吗
寻衅滋事罪只要满足缓刑条件的就可以缓刑。缓刑的条件有: 1.其主体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4.30 324 -
寻衅滋事罪能否判缓刑 寻衅滋事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1.寻衅滋事罪是能判缓刑的,只要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不是累犯等情形,是可以判决处缓刑的。 2.寻衅滋事的行为人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也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具体包括: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
2020.03.08 222 -
寻衅滋事罪可以判缓刑吗
犯罪嫌疑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应当对其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首先应当满足对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是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寻衅滋事罪罪犯也可以适用缓刑;但
2022.04.13 817
-
寻衅滋事罪怎么争取缓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
2022-01-07 15,340 -
寻衅滋事到底可以判缓刑吗
寻衅滋事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1、有悔罪表现2、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3、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再犯罪的危险5、犯罪情节轻微。
2021-11-25 15,340 -
寻衅滋事罪可以缓刑吗?
寻衅滋事罪量刑如果是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是可以适用缓刑的。但是犯寻衅滋事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曾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被治安处罚的; (二)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
2021-10-13 15,340 -
寻衅滋事罪可以缓刑吗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
2021-11-30 15,340
-
01:06
寻衅滋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在公共场所随意骚扰他人,破坏财产,严重破坏秩序的,即构成寻衅滋事罪。在侦查阶段,涉嫌寻衅滋事的人通常被公安机关拘留。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被缓刑。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
830 2022.04.17 -
00:48
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
被判处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在我国,缓刑的适用条件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并且具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情形。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
2,679 2022.05.11 -
01:02
寻衅滋事罪能缓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因触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对其适用缓刑:1、寻衅滋事的情节较轻,且实施犯罪后有悔罪表现;2、没有进行再次犯罪的危险;3、若对其适用缓刑,不会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
1,1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