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交强险可以先垫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情况下受害方可以自行垫付医药费。然后保留好收据,走赔偿流程时找保险公司赔偿。交通事故的相关的赔偿问题 (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社保补缴费、重新入职损失费、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暂时失业费。住院生活或采购费、返乡跨省交通费、县内交通费、跨县交通费、护理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跑腿费、起诉取证跑腿费、差旅费、因伤服药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缝合伤疼费、各类复印费、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
交强险垫付流程
保险公司将提前垫付赔偿金,再向肇事车主追偿的三种情况是,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驾车,被保险车辆被盗抢期间发生车祸,被保险人故意制造车祸,而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垫付范围同样很广。首先当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未投保强制三者险
2020.01.31 360 -
交通事故你们买保险自己理赔需要先垫付吗
交通事故理赔可以自己先垫付,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或者事故责任认定方垫付,但应当以不影响医疗情况为原则,保险公司凭交警部门出具的《通事故抢救费支付(垫付)通知书》划款救治医院帐户,申请先行垫付抢救费用时,最高垫付金额通常为1万元,后期可以通过司法
2020.06.30 187 -
交通事故先予垫付赔偿怎么申请?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申请先予垫付赔偿的条件包括: 1、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 2、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出现以上情形,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2020.05.04 205
-
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险先垫付可以吗?
对于交通事故处理,应在出院后申请伤残鉴定,计算赔偿数额。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2022-07-14 15,340 -
重大交通事故至人死亡没钱垫付可以先动用交强险的钱吗
不可以使用。只有在受伤人员抢救方面可以要求先行支付
2022-10-08 15,340 -
2022年交通事故赔偿新规可以让保险先垫付吗
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可以对相关费用先行垫付的。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
2022-11-10 15,340 -
交通事故不支付医疗费用,保险公司能否先行垫付交强险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纠纷尚未解决,肇事责任方未支付医药费,而家属无力承担伤者的医疗费用,就涉及到交通事故医疗费用的垫付问题 为了保障受害人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冶疗,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交通安全法,首
2022-05-06 15,340
-
01:25
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 交强险垫付和追偿具体如下: 1、交强险的抢救费用垫付条件,一般需要满足:驾驶人没有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酒驾的;被保险的机动车被盗或被抢期间发生肇事的;被保险人属于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符合以上
1,456 2022.04.17 -
01:00
车不开交强险到期先不交可以吗车不开交强险到期不可以先不交。机动车辆需要购买交强险,无论机动车辆是否上路行驶,只要车辆正常注册登记就需要购买交强险,机动车辆的交强险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保险,不购买属于违法行为。机动车强制险不以车辆开动与否,为购买的条件,购买了机
7,241 2022.05.11 -
01:55
交通事故住院费用一般由谁先付交通事故后,被害人的住院费用一般由驾驶人先行垫付,垫付后,交强险公司会核查事故现场,厘清事故责任后支付住院费用,如果有商业保险的,商业保险也会进行赔付。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的住院费用由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赔偿,不足的话,由商业保险
1,707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