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审判人员的回避条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影响公证处理案件的,上述情形审判人员应当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申请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却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
-
哪些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申请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却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2020.11.26 134 -
由审判长决定回避的人员有哪些
由审判长决定回避的人员有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等。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审判人员的回避,是由院长决定的,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为
2021.12.11 2,402
-
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人回避的条件是: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口头或者书面申请回避:1、本案当事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
2022-01-01 15,340 -
审判人员回避条件有哪些
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是: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
2022-05-29 15,340 -
审判人员回避的条件
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必须有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根据法律规定,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2022-01-29 15,340 -
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
2022-05-28 15,340
-
01:32
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依据刑事诉讼法律规定,取保候审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可以交纳保证金。保证金金额由决定机关根据案情、社会危险性、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决定。 2、提供保证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
8,057 2022.04.17 -
01:04
不能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可以知道,当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条件的其中一项,就不能取保候审:首先,犯罪嫌疑人是犯罪集团主犯的,不能取保候审;第二,如果犯罪嫌疑人用自伤、自残的办法逃避侦查的,不能取保候审;第三,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严重暴
1,803 2022.04.17 -
01:02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取保候审一般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取
3,1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