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门诊报销指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具体的流程如下: 用人单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 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生育女职工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医疗部门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生育女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职工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职工生育医疗证审领表; 5、企业职工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证申领表; 6、企业职工生育医药费报销申请单; 7、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核准结算表; 8、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外地就医申请表; 9、生育医疗费用票据、费用清单、门诊病历、出院小结等原始资料; 10、收款收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生育保险门诊不能报销,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
生育险去哪个部门报销
社保部门。每个地方规定不一样,有些地方规定是可以个人去报销,有些地方规定是必须要由单位报销,报销的钱打入单位账户,单位再发给个人,建议您工作日打当地医疗生育咨询电话咨询。
2020.03.03 1,548 -
在厦门生育险报销条件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1、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检、接生、住院等费用。 2、生育津贴标准为上年度本企业职工月人均缴费工资,具体支付天数,按照不同的生育情况处理。
2020.09.18 359 -
报销生育险诊断证明书的图片
生育保险报销诊断证明有固定的表格,用人单位携带职工的《社会保障卡》、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或《批准再生育一个孩子生育证》)、出院小结、医药费用明细清单、住院票据原件等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在异地就医的,要带上之前填
2020.11.10 1,788
-
生育保险门诊费用能报销吗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生育保险门诊不能报销,女职工生育检查费、生育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包括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由员工个人承担。女职
2021-11-15 15,340 -
二胎生育险的门诊报销比例
2017年二胎生育险报销标准规定 二胎生育险报销标准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
2022-04-08 15,340 -
职工生育保险门诊费用报销吗?
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生育保险门诊不能报销,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
2021-12-23 15,340 -
有门诊病例能报生育险吗?怎么报?
可以报销的。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
2022-06-18 15,340
-
00:57
生育险报销多少生育险报销如下:生育保险报销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12个月,除以365天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 1、妊娠满7个月生产的乘以98日; 2、妊娠满4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
38,757 2022.04.17 -
01:01
特病卡门诊怎么报销特病卡门诊报销的流程如下: 参保人员到定点医院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医疗待遇登记卡,要携带医疗保险卡、病历挂号。 结账时出示医疗保险卡结账,个人资金用完需自付现金。 最后再进行检查、治疗、取药。 特病卡都是到肿瘤内科进行申请,然后到医保科进行办
10,315 2022.05.11 -
00:56
社保的生育险怎么报销社保的生育险的报销如下:生育保险报销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12个月,除以365天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 1、妊娠满7个月生产的乘以98日; 2、妊娠满4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
5,83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