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内被辞退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合同应该延续至医疗期结束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解聘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需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其中,经济补偿金的数额,也就是赔多少钱,与员工的工作年限有关联。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则工作十年就按十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补偿金。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解聘员工的,应该按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具体说明: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单位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试用期被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是无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一个月本人工资计算。
-
工作二十年被辞退能得哪些赔偿
工作二十年被辞退能得到经济补偿金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向劳动者赔偿相应的经济补偿。工作满半年至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计算标准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一年的平均工
2020.07.11 422 -
工作十年以上被单位辞退应该获得哪些补偿
大多数情况下,公司解聘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需要给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而经济补偿金的数额与员工的工作年限有关联,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有些时候公司解聘员工也是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员工有严重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情况。经
2020.07.13 131 -
工作十年内应被辞退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7.04 104
-
工作十年被辞退可以获得什么补偿
第 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
2022-07-13 15,340 -
工作30年被辞退能获得多少赔偿
请问已经工作30年了公司是是什么原因辞退你?一般违规辞退是可以要求双倍的经济补偿的,而经济补偿金按照工作年限计算,一年工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最多12个月的工资。
2022-04-05 15,340 -
工作满一年被辞退能获得赔偿吗
用人单位辞退你,应支付你经济补偿。你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索要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工作满一年支付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
2022-04-15 15,340 -
新员工工作一个月被辞退是否可以获得补偿金
1、新员工工作一个月被辞退,如果符合非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可以获得补偿金,即半个月的工资; 2、如果符合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则无补偿; 3、如果属于违法辞退的,则可以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022-07-19 15,340
-
00:54
被辞退的员工如何获得赔偿金
被辞退的员工获得赔偿金,应当基于合法理由。若属于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两倍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合法,员工不能获得赔偿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4,063 2022.06.22 -
01:06
工作四年被辞退赔偿几个月工资
工作四年被辞退,如果公司是违法解除,那么要赔偿8个月工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那么要赔偿4个月工资:1、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剪人员的,或者出现其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
11,161 2022.05.11 -
01:16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因为结算的是试用期工资,当然按照试用期工资标准计算。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
1,84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