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签了会坐牢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阴阳合同签了是否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订立该合同有逃税或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等情形的,则可能会坐牢。但一般情形下阴阳合同如果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的,则阳合同无效,阴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阴阳合同目的就是逃避纳税这一法定义务,逃税数额较大的可能会涉嫌刑事责任。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事人签订阴阳合同是否会坐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这样签了阴阳合同会坐牢吗
阴阳合同签了是否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订立该合同有逃税或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等情形的,则可能会坐牢。但一般情形下阴阳合同如果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的,则阳合同无效,阴合同有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
2021.04.05 96 -
签了阴阳合同是否会坐牢
签了阴阳合同不会坐牢。大小合同实际上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阴阳合同:交易双方签订两份不同金额的合同,一份较小的阳合同用于向主管机关登记纳税;另一份金额较高的负合同实际上约定了双方的交易价格,并且彼此保密,目的是逃避纳税的法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04.14 426 -
什么是阴阳合同签了会坐牢吗
“大小合同”其实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阴阳合同”,交易双方签订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一份金额较小的“阳合同”用于向主管机关备案登记纳税;另一份金额较高的“阴合同”则实际约定双方交易价格,彼此对其秘而不宣,目的就是逃避纳税这一法定义务。 签订阴阳
2021.01.13 108
-
阴阳合同签了会坐牢吗
阴阳合同签了是否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订立该合同有逃税或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等情形的,则可能会坐牢。但一般情形下阴阳合同如果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的,则阳合同无效,阴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
2022-05-11 15,340 -
请问签阴阳合同会坐牢吗?
阴阳合同签了是否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订立该合同有逃税或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等情形的,则可能会坐牢。但一般情形下阴阳合同如果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的,则阳合同无效,阴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
2022-06-07 15,340 -
现在签阴阳合同被抓了会坐牢吗
大小合同实际上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阴阳合同,交易双方签订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一份金额小的阳合同用于向主管机关申请纳税,另一份金额高的阴合同实际约定双方的交易价格,彼此秘密不宣传,以逃避纳税为目的。根据《刑
2021-10-19 15,340 -
阴阳合同会不会坐牢?
阴阳合同签了是否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订立该合同有逃税或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等情形的,则可能会坐牢。但一般情形下阴阳合同如果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的,则阳合同无效,阴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
2022-06-02 15,340
-
01:03
被骗签阴阳合同怎么办
被欺骗签订阴阳合同时,可以主张阳合同无效,阴合同可撤销。阴阳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基于某种原因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一个阳合同以掩盖其以真实的意思表示所签订的阴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
1,159 2022.04.17 -
01:05
阴阳合同是什么
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个事项签订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外,一份对内,其中对外的一份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主要是以逃避税收等为目的;而对内的合同则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形式。 “阴阳合同”属于
4,622 2022.04.15 -
01:25
阴阳合同什么意思
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双方当事人,针对同一个事项签订两份或两份以上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合同对内,一份合同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合同,并不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主要是为了逃避税收政策等目的;而对内的合同,则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通常
8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