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初次分配的必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通俗点说劳动者的薪金收入属于初次分配,不管区的收入的性质,国有还是私有都一样;国家参与的分配是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
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里“各类劳动者”包括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私营企业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
-
财产性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财产性收入不是属于再分配,而是属于初次的分配;一般对于转移性收入才属于再分配;财产性的收入一般就是公民通过资本或者是技术和管理等从而产生的收入,而对于劳动者的工资就是属于初次分配。
2021.02.21 659 -
财产性收入与按劳分配是什么关系
财产性收入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包括财产性收入,且按劳分配要比财产性收入的范围大一些。财产性收入其实就是资产性收入,是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比如说我们购买有价证券,把钱存到银行以后获得的这部分额外的利息,那按劳分配
2020.07.23 326
-
一般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吗?
所谓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即劳动者得到工资,货币资本得到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得到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
2022-07-24 15,340 -
财产性收入对初次分配是怎样规定的
通俗点说劳动者的薪金收入属于初次分配,不管区的收入的性质,国有还是私有都一样;国家参与的分配是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
2022-07-23 15,340 -
公司发工资财产性收入是再分配吗还是初次分配呢?
“通俗点说劳动者的薪金收入属于初次分配,不管区的收入的性质,国有还是私有都一样国家参与的分配是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所谓按生
2022-07-23 15,340 -
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是什么,劳动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的区别
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
2022-03-07 15,340
-
01:21
二次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二次离婚财产分配问题,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 首先,夫妻双方应当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协商成功的话,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的财产分割协议进行权利义务的确认。另外需要注意,如果是登记离婚的话,双方必须在离婚协议上载
526 2022.06.15 -
01:0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
5,013 2022.06.22 -
00:26
不认罪能没收财产吗
被告人不认罪的话,人民法院可以没收财产。换句话说,不认罪仍然可以没收财产。不认罪,没有口供,或者说零口供,只要有客观证据,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照样可以依法定罪量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口供,没有其它客观证据,或者其它证据
6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