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案例具体都有什么可以进行参考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2011年5月1日零时起,将醉酒驾车、飙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犯罪,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据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被车祸夺去生命,而其中60%的车祸都是由于醉酒驾驶引起的。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酒后驾车事故数及死伤人数上升较快。此外据统计,有46.1%的驾车人有酒后驾驶的经历。 应该说,这次修改《交通安全法》是对于醉驾者的行政处罚。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做出的处罚规定是:醉驾入刑案例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前后比较,本次修改将加大对醉驾的处罚力度,大大提高犯罪成本,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罚金方面,处罚金额从原来的200元起罚变为1000元起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案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在对民事案件作出判决时,存在疑虑的,可以参考同类型的案例,但是不能依据同类案件进行判决,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不能依据以往的案例进行判决,必须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
醉驾最少5年不可以考驾照。醉驾的,会被吊销驾驶证,五年之后才能重新获取驾照。如果是驾驶营运车辆的,则吊销驾驶证之后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同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案例可以作为判案参考吗
案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在对民事案件作出判决时,存在疑虑的,可以参考同类型的案例,但是不能依据同类案件进行判决,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不能依据
2021.12.11 3,827 -
醉驾刑事责任具体都有哪些
醉驾刑事责任都有拘役,并处罚金。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2020.08.11 153 -
醉驾具体处罚有什么
醉驾的具体处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逃逸导致死亡的,处
2022.04.17 543
-
交通事故理赔案例具体都有哪些可以参考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于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交通事故理赔
2022-06-20 15,340 -
案例可以作为判案参考吗
案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在对民事案件作出判决时,存在疑虑的,可以参考同类型的案例,但是不能依据同类案件
2021-12-18 15,340 -
醉驾验血参考
我国相关法律将酒后驾驶分为酒后驾驶和酒后驾驶。酒后驾驶和酒后驾驶是根据驾驶员血液和呼气中的酒精含量来定义的。所谓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
2021-12-04 15,340 -
24小时醉驾怎么进行处理具体是什么样的
按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存在什么样子的酒驾拘留二十四小时的情形,对于酒驾的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进行处罚如果涉嫌刑事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2022-06-18 15,340
-
01:10
醉驾缓刑有案底吗因醉驾而被判缓刑是会有案底的。在刑事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后认为犯罪证据确凿,犯罪分子因而被批捕,最终被定罪量刑,这是会有案底的。缓刑,全称暂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
4,743 2022.04.15 -
01:04
醉驾什么情况下可以判缓刑醉驾符合以下情况,就可以适用缓刑: 1、醉酒驾驶的行为人已经被判处拘役的刑罚; 2、醉酒驾驶的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为轻微,而且客观上有悔罪的表现,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3、对于醉驾的行为人宣告缓刑的话,对行为人所居住的社区并没有重大的不良影响
3,053 2022.04.17 -
01:26
醉驾可以监外执行吗醉驾触犯的是危险驾驶罪,可能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符合以下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可以监外执行。 1.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 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暂时可以监外执行。 如果
2,11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