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有误差怎么办购房者否能要求返还面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面积有误差,可以按照购房合同的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 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 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买房面积和实际面积不一样的,首先看购房合同有无约定。购房合同没有约定的,误差面积在3%以内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如果房屋面积少了3%以上,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对其超过的部分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
房屋面积误差如何办理房屋面积误差
处理房屋面积存在误差如下:超出3%时买方可以解除合同,卖方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未超出3%时可以按照面积误差比例和约定的价格决定由买方进行补足、卖方独立承担或者卖方进行返还及双倍返还。
2020.12.28 229 -
房屋面积误差怎么办
面积缩水是买房族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房屋“面积缩水”的问题,应该以房地产管理部门所做的测量面积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面积缩水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误差率在3%以内的,当事人不能请
2020.10.12 135
-
房屋面积有误差,能否要求退房?
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司法解释,误差面积在3%以内的,属于法律认可的范围,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
2022-03-13 15,340 -
如果房屋面积有误差,购房者是否能要求退还房屋买卖合同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
2022-02-17 15,340 -
当事人购买的房屋面积存在差异时,购房者能否要求返还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
2022-05-08 15,340 -
房屋面积存在差异购房者可否要求退还房屋面积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
2022-04-24 15,340
-
00:51
购房佣金不返还怎么办
购房佣金不返还的处理办法如下:如若协商不成,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如果关于佣金返还问题双方达成过书面协议,可以保存好相关证据,起诉请求返还价款和相应的违约赔偿金,中介可能涉嫌恶意串通损害购房者的利益,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6,821 2022.05.11 -
01:23
租房者能否要求强拆人赔偿
如果政府拆迁部门违法强拆,租房者有权要求政府拆迁部门作出赔偿;如果政府拆迁部门按合法程序强制拆迁,则租房者无权要求其赔偿。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要强制拆迁的,必须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人民法院裁定同意强制执行的,政府拆迁部门才有权强制
497 2022.04.17 -
01:13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怎么处理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时,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可以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需要征得权利人书面同
5,0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