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裸照遭个人骚扰算不算敲诈勒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人发布裸照,建议搜集证据,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条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裸聊应当属于敲诈勒索。当事人与他人进行裸聊后,对方以裸聊进行威胁,要求当事人给钱的,应当属于敲诈勒索,当事人应当去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审查后,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应当进行治安处理,对行为人处拘留、罚款。
裸聊应当属于敲诈勒索。当事人与他人进行裸聊后,对方以裸聊进行威胁,要求当事人给钱的,应当属于敲诈勒索,当事人应当去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审查后,发现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应当进行治安处理,对行为人处拘留、罚款。
-
打假人索赔,算不算敲诈勒索
打假人索赔不算敲诈,根据《食品安全法》解释的规定,食品、药品可以“知假买假”并索赔。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0.06.16 1,883 -
碰瓷算不算敲诈勒索?
碰瓷行为人使用了威胁、要挟等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的,应算敲诈勒索。碰瓷者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但其目的是让被害人产生恐慌,以便进一步威胁、要挟使其就范,从而达到索要财物的目的。被害人因行为人的威胁或者要挟产生恐惧情绪,因而交
2020.09.12 169 -
碰瓷算不算敲诈勒索
碰瓷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的算敲诈勒索。碰瓷者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但其目的是让被害人产生恐慌,以便进一步威胁、要挟使其就范,从而达到索要财物的目的。被害人因行为人的威胁或者要挟产生恐惧情绪,因而交出财物
2020.03.25 412
-
打电话骚扰我老婆算敲诈勒索罪吗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2022-03-27 15,340 -
敲诈勒索罪按个人算吗
这个不是按照个体算的,共同犯罪是按照全部犯罪额判的。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
2022-02-03 15,340 -
讹人算敲诈勒索吗?
敲诈者敲诈,这违反了敲诈的范畴。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者,保管者使用威胁或威胁的方法,敲诈公私财产的行为。构成敲诈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行为者是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
2021-10-22 15,340 -
借钱不还,算不算敲诈勒索?
借钱不还属于民事争议,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或者由第三方调解(例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向法院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
2022-05-03 15,340
-
01:18
敲诈勒索怎么办处理敲诈勒索的办法有: 发生敲诈勒索后,受害人需要证明对方使用某种手段或方法所要财物,让自己感到恐惧和害怕,如:保留的电话录音,含有敲诈勒索内容的图像以及语音信息、录像、邮件等;寻找知情人,搜集相关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4,823 2022.04.15 -
01:01
敲诈勒索判几年敲诈勒索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对被害人采取胁迫、恐吓、或者是要挟的方式,非法占用被害人他人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属于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它的犯罪对象主要是指他人财物。 根据《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处罚为: 行为人敲诈勒索
3,374 2022.04.17 -
00:58
敲诈勒索怎么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的刑罚包括罚金刑和自由刑。就自由刑而言,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构成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
1,0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