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保保证金怎么扣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质量保证金的扣留手续,主要有两种: 1、逐次扣留,即发包人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按比例逐次扣留; 2、一次性扣留,即发包人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扣留质量保证金。在合同双方未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原则上则适用第一种方式,即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逐次扣留。这也是实践中发包人最经常采用的质保金扣留方式。但是,如果实践中承包人已按合同约定提交履约保证金,这一常规性的质保金扣留方式,将与关于竣工前已缴纳履约保证金,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保金的规定发生冲突。从合法性考虑,今后发包人应尽量采用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扣留质保金的方式,或采用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求承包人提交质量保函的方式。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保证金预留、返还等内容,并与承包人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保证金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 (一)保证金预留、返还方式; (二)保证金预留比例、期限; (三)保证金是否计付利息,如计付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 (四)缺陷责任期的期限及计算方式; (五)保证金预留、返还及工程维修质量、费用等争议的处理程序; (六)缺陷责任期内出现缺陷的索赔方式; (七)逾期返还保证金的违约金支付办法及违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建筑工程质保金的扣除: 1、逐次扣留,即发包人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按比例逐次扣留; 2、一次性扣留,即发包人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扣留质量保证金。
建筑工程质保金的扣除: 1、逐次扣留,即发包人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按比例逐次扣留; 2、一次性扣留,即发包人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扣留质量保证金。
-
建筑工程质保金
建筑工程质保金的新规定有工程质保金的预留比例由原来的5%降低到3%,其次首次明确了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最长不能超过两年,也就是两年之后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开发商就应该把质保金返还给建筑单位,已经交过履约保证金的就不需要交工程质保金了,另外质保金可
2020.08.31 271 -
建筑工程质保金怎么退?
返还建筑工程质保金的法律规定是:缺陷责任期内,承包人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到期后,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返还保证金。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14天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
2020.07.16 141 -
建筑工程质保金怎么退
退还工程质保金的方式是: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一年退还或两年退还。工程质保金是合同双方约定从应付合同价款中预留的,当标的物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时用于支付修理费用的资金,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2020.08.28 135
-
建筑工程质保金
(一)缺陷责任期的确定 所谓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缺陷责任期一般为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具体可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二)预留保证金
2022-08-03 15,340 -
怎么退建筑工程质量保证金
工程质量保证金何时返还,需要区分合同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第一种情况: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有效,双方约定返还质量保证金期限,应在约定的质量保证金期限届满后返还。 第二种情况: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
2021-10-31 15,340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金是什么?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规定: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工程款中预留,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修复建设工程缺陷的资金。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
2021-11-03 15,340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金是什么?
工程质量保证金: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工程款中预留,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修复建设工程缺陷的资金。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
2021-11-03 15,340
-
01:23
建筑工程质量合格标准
合格的建筑工程,要经过验收小组的验收,并且工程监督机构对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和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工程的质量和相关单位提供的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和查验。查验合格后,验收小组和施工组签字了就合格了。 具体包括,承包方向发包方提交带有总
1,165 2022.04.17 -
00:55
建筑工程保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合同当事人在遇到合同争议时,究竟是通过协商还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去解决,应当认真的考虑对方当事人的态度,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自身的财力人力等实际的情况,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争议解决对策,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争议解决的方式。由于建筑工程保证合
1,112 2022.04.17 -
01:51
建筑工程企业怎么办理资质升级
建筑工程企业资质升级办理流程如下: 1、满足资质升级条件,准备企业符合要求的材料; 2、材料准备充分后,到所属地区的建筑主管部门申请; 3、建筑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批,审核企业的资格; 4、经主管部门审核合格,颁发相应资质证书。 需要注意的是,
4,49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