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申报的扣除比例怎么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3、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4、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5、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6、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贷扣除比例主要有两种扣除形式,第一种是夫妻双方分别扣除50%,第二种是夫妻个人扣除100%。在配偶信息栏目,选择无配偶,则个人扣除比例默认为100%。选择有配偶,需要新增配偶信息。
个税有九大所得,首先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其次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最后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等。
-
个税申报扣除比例怎么选
1、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3、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
2020.03.04 442 -
个税房屋贷款扣除比例怎么填
具体填报: 1、住房坐落地址:填写首套贷款房屋的详细地址,具体到楼门号。 2、产权证号/不动产登记号/商品房买卖合同号/预售合同号:填写首套贷款房屋的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或预售合同中的相应号码。 3、本人是否借款人:按实际情
2020.07.13 1,100 -
个税申报后扣除比例多少
个人所得税扣除比例:(综合所得适用) 1、不超过36000元的,3%;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 5
2020.08.06 767
-
个税申报扣除比例怎么填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2022-08-18 15,340 -
个税扣除比例怎么填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2022-09-02 15,340 -
个税扣除比例怎么填?
一、工资、工资收入,每月收入减去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馀额,作为应纳税收入。二、个人工商店的生产、经营收入,以各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馀额为纳税收入。三、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收
2021-10-25 15,340 -
个税扣除比例该怎样填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2022-08-24 15,340
-
01:32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的调写如下: 申报的税种为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中一个或多个。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附加等附加税不在此申报,与增值税和消费税整合申报,填
7,743 2022.04.12 -
01:03
劳务报酬怎么申报个税劳务报酬申报个税的流程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
13,694 2022.04.17 -
00:53
医保正常报销比例报账申请医保正常报销比例报账申请如下: 1、如果是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 2、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3、如果是70周岁
1,7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