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的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罪有哪些特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买卖土地是指其行为不仅包括买卖土地所有权,还包括买卖土地使用权,即土地使用权人未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土地权利完全转移给受让人,受让人向其支付价款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定罪处罚:(一)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五亩以上的;(二)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三)非法转让、倒卖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的;(四)非法获利五十万元以上的;(五)非法转让、倒卖土地接近上述数量标准并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如曾因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受过行政处罚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条件有: 1、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量刑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1.07 93 -
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具有哪些特征
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特征如下: 1、客体为国家土地管理制度; 2、客观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必须违反土地管理法规; 3、主体是一般犯罪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
2022.04.13 316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
2020.05.22 173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罪有哪些
行为人下列行为的,确定构成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行为人为牟利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构成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
2022-06-19 15,340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的构成特征有: 1、主体特征: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特征: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 3、客体特征: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 4、客观特征: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
2022-07-24 15,340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犯罪有哪些?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转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l.必须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2、必须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
2021-10-22 15,340 -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近年,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条例将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2021-03-10 15,340
-
01:04
土地使用权出租的条件有哪些
土地使用权出租的条件有: 1、出租人必须是通过出让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出租人持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才能对土地享有处分权,合法地转移其土地使用权; 2、土地使用权出租时,出租人不仅需要具有土地使用权证,而且还要具有地上建筑物、其
1,446 2021.04.25 -
01:01
非法占用土地罪量刑标准
非法占用土地罪量刑标准: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
1,533 2022.05.11 -
01:17
商标权使用规定有哪些
商标权使用的规定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希望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就应该以注册为前提条件。只有经过商标局审核批准以后,商标专用权才会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注册商标是具有有效期的。在我国《商标法》
2,6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