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拘留十天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申请,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起至判决生效前,除了办案人员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上,当务之急建议你还是委托律师尽早介入,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他交代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防止刑讯逼供,同时到办案单位了解案情,查阅案卷材料。然后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案情再决定采取不同的措施,若没有犯罪证据,律师可以向办案单位出具法律意见书,要求无罪释放;若构成犯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做罪轻辩护,争取从轻、减轻或免予刑事处罚。刑事案件的内容复杂,程序繁琐,需要经过立案侦查(公安局)、审查起诉(检察院)和审理判决(法院)三个阶段,这期间除非取保候审,否则都是关押在看守所的,委托律师进行沟通十分必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拘留又被批捕后,对行为人可以申请取保。申请取保候审,应当满足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条件。因此只要被拘留的行为人符合条件,可以申请申请取保。
刑事拘留被批捕后可以申请取保。法律后规定,取保候审应当满足行为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条件。因此只要被拘留的行为人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取保。
-
刑事案件拘留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可以。刑事案件拘留后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
2020.12.20 199 -
刑事案件拘留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刑事案件拘留后若符合条件是可以取保候审的。根据《刑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2020.02.20 175 -
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刑拘三到五个工作日可请律师申请取保候审。但是能否获得批准,则还需要看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
2022.04.17 654
-
刑事拘留三天取保候审可以申请吗?
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
2022-08-19 15,340 -
刑事拘留15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
2021-04-08 15,340 -
刑事拘留后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父母、配偶、同胞兄弟姐妹、子女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捕后,律师也可以帮助申请取保候审。
2021-11-29 15,340 -
刑事拘留后,多少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刑拘后随时可申请办理取保候审。需要写一份申请取保候审就好了,然后将申请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在七天内给答复,是取保还是不予取保。 《刑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
2022-04-28 15,340
-
01:00
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被刑事拘留,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从刑事拘留转换为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被刑事拘留了以后,如果出现:可能判处管制、拘
1,811 2022.05.11 -
01:18
刑事拘留37天怎么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申请流程:以书面形式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如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
1,692 2022.05.11 -
01:05
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拘留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1,1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