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劳动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鉴别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没有书面协议,也不存在口头约定,而是根据章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应当认为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 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典、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 (一)、 (三)、 (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劳动关系怎么认定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认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具有对应主体资格;劳动者受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制约、管理,听从用人单位安排从事相关工作;劳动
2022.04.12 536 -
劳动关系怎么认定
可以通过下列证明确认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
2020.07.15 192 -
怎么认定劳动关系
关于怎么认定劳动关系的问题,《劳动法》中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作出了相应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但同时具备相应情形的,劳动关系也成立,具体包括如下条件: 1、劳动者与
2022.04.12 952
-
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判断劳动关系的标准如下: 1、管理与被管理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2021-12-21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去鉴定劳动关系
1、应当是做工伤认定,不是鉴定,工伤认定是第一步,只有在认定下来后才能做劳动能力鉴定; 2、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可以准备证人证言在内的其他证据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3、劳动仲裁一般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
2022-01-27 15,340 -
劳动法劳动关系关系认定怎么认定
劳动关系的建立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确定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参照以下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登记簿)、社会保险费支付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书、服务证书;劳动者
2021-12-11 15,340 -
劳务关系劳动伤残鉴定是怎么算的
劳务关系中,职工受伤,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具体劳动能力鉴定需要专门机构评定假若属于工伤,先申请工伤认定,鉴定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
2022-04-13 15,340
-
00:46
没劳动合同怎样确定劳动关系没劳动合同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文件确定劳动关系。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的,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确定劳动关系,还可以通过用人单位
2,245 2022.04.17 -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6,395 2022.04.17 -
01:22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2,07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