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事人自行处理现场的程序有: 第一步:立即停车,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车,马上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是晚上还要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第二步:查看现场,拍照取证:查看事故现场,是否有车辆受损,人员伤亡。 第三步:事故报警,保险报案:如果事故较为严重,自己无法处理的,如:有人员的伤亡,事故起因复杂,责任确定双方有争议的,或者其他情形认为有必要交警处理的,应尽快拨打122交通报警电话,同时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第四步:撤离现场,确保安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事故车辆可以安全移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并且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保留相关证据后,将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第五步:事故发生,解决纠纷:事故中,机动车一方与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之间只有财产损失,双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的,或者其他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情形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事故产生的财产损失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可以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较轻微的切记不要在高速公路上逗留,车辆能移动的,应迅速将车辆转移至右侧硬路肩或者就近出口驶离。在车辆能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应该迅速转移到右侧护栏外等安全地点。在撤离后,立即拨打12122高速公路报警电话。
-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摄像、标划事故位置或其他方法固定事故现场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当事各方互留电话号码或互换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暂保管,共同前往指定地点协商处理或到附近高速交警大队处理。
2020.07.12 182 -
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定责?
一般来说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
2020.11.14 303 -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冷静处理,处理要点如下: (1)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刹车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 (2)及时报案。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报告事
2020.02.07 183
-
铁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死亡怎么办
这要看此次路外伤亡事故是由谁的责任造成的。依照《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凡属于伤亡者本人或所属单位责任造成的伤亡事故,伤者的医疗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费、死者的丧葬费
2022-03-12 15,340 -
乘坐地铁发生交通事故
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运营单位应当先行抢救受伤者,并向公安机关、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对现场进行勘查、检验,出具伤亡鉴定结论,并会同安全生产、交通
2022-03-22 15,340 -
外地车在上海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第一、你应当尽快与他所投保的保险公司联系,防止其私自理赔,把理赔款领到手后也不给你。 第二、你应当尽快以对方为被告、其投保的保险公司为第三人,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第三、根据法律的规
2022-05-09 15,340 -
行人在无锡地铁站发生交通事故
责任由交警部门根据双方的过错情况进行划分,交警部门的责任划分影响双方损失的赔偿比例,而损失既有物质损失也有人员伤亡损失。责任由交警来进行划分,所以你关心的问题应该是责任划分以后自己或对方所需要承担的赔
2022-03-13 15,340
-
00:59
发生交通事故该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应该的处理办法:1、应当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及时报警;2、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按照比例承担相应的责任;3、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
2,851 2022.04.17 -
01:11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 1、发生交通后可以报警,交警处理并调查现场,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受伤人员亲属或者目击者可以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拍照留证,向交警说明实情,切记不能私自或让他人故意破坏、移动现场。 2、受害方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
5,646 2022.04.17 -
01:20
醉驾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判刑醉酒驾驶可能触犯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其判刑标准,如下: 1、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交警部门可以对驾照进行吊销,并且行为人在五年内都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甚至是可以处以拘役,并处罚
7,58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