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报案后多长时间内失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时效还没有重新计算,因此,2016年起诉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法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窃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公安局立案侦查后没有具体限制,不存在失效期。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如果丢失金额不大,且不属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属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害人要在6个月以内报案,逾期警方一般不再受理。如果盗窃案件涉嫌盗窃罪的,就是刑事案件,那么盗窃案件时隔一段时间后报警的,警方是否受理,可根据刑事案件追诉时效而定。
-
案发多长时间没报案就失效
刑法第87条对于犯罪活动的追诉时效期限做出以下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的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有期徒刑的,经过了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有期徒刑的,经过了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2020.10.24 507 -
偷盗多长时间内报案有效
如果盗窃案件涉嫌盗窃罪的,要在追诉期限内报案才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0.12.29 527 -
协议书失效后多长时间内才能履行
协议书的失效时间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也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当事人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021.01.21 108
-
银行报案失效多长时间
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
2022-04-14 15,340 -
银行报案后多久失效
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
2022-03-23 15,340 -
银行报案后多久失效?
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
2022-05-02 15,340 -
银行报案后,多久失效?
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
2022-03-29 15,340
-
01:11
被撞后多长时间报案有效
被撞后多长时间报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相应的期限。但发生交通事故被撞时,一般建议当场拨打电话报案。因为,如果当事人未当场报案,事后再请求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先行予以记录,待调查清楚是否有交通事故的事实存在后,才能在三日内决定是
2,712 2022.12.11 -
01:16
亲人失踪多长时间能报案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人口失踪报案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立案与否是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的。如果符合以下情况,公安机关应当立即立案侦查:1、拐卖妇女、儿童。2、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3、已满十八
2,178 2021.04.25 -
01:22
人员走失多长时间可以报案
人员走失随时可以报案,成年人走失24小时后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比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随时可以报案寻找。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
3,88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