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股东权利构成犯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滥用股东权利构成犯罪。股东禁止行为,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是指公司股东故意违反法律或者章程的规定,不正当地行使股东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 (1)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常见表现形态。第一,滥用查阅权。第二,滥用表决权。比如股东拒不出席股东(大)会导致法定人数无法达到,这种情形下常常需要对法定人数有例外规定。第三,滥用自益权。第四,滥用诉权。比如各国对诉权的限制,或者设置前置程序防止公司受到股东的恶意诉讼,或者采用集团诉讼防止无休止的诉讼等因此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具体侵害了什么行为,构成犯罪的,就要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
-
滥用股东权利会构成犯罪吗
滥用股东权利一般不构成犯罪,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2022.04.17 552 -
滥用股东权利算犯罪吗?
滥用股东权利一般不构成犯罪,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司名义
2020.02.01 98 -
滥用股东权利情形
滥用股东权利有下列情形: 1、滥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3、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020.07.29 295
-
是否构成滥用股东权利的犯罪?
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是指公司股东故意违反法律或章程,不当行使股东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1)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
2021-11-21 15,340 -
哪些行为构成滥用股东权利
1、股东在涉及公司为其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回避,如股东违反这一规定强行参与表决,则构成滥用股东权利;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查账权,但前提是股东应当有正当的理由,一般为公司的经营活动特别是在财务处
2022-05-27 15,340 -
滥用股东权利
滥用股东权利有下列情形: 1、滥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3、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
2022-06-10 15,340 -
侵犯股东利益构成犯罪吗
损害股东利益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要看情况。如果损害股东权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被认为是构成刑事犯罪。
2022-06-08 15,340
-
01:24
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责任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责任,根据损害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1、如果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造成公司损失,则应当赔偿公司损失。 2、如果造成其他股东损失,则应当赔偿其他股东的损失。 3、如果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则应当就公司债务对债权
719 2022.04.15 -
01:06
滥用职权罪能取保吗滥用职权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346 2022.04.15 -
01:31
改变贷款用途构成犯罪吗改变贷款用途是否构成犯罪,根据金额来定。改变贷款用途一万元以上的是犯罪,一万元以下的不是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涉嫌贷款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2,15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