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怎么量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主要是查清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等。倘若没有违法行为或者虽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因果关系,如事故发生纯属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风暴、洪水等造成,则就不应以本罪论处。当然,事故发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这里就更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确实与行为人的违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则才可能以本罪论处,否则,就不应以该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罪的定罪与量刑是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怎么量刑
交通肇事罪,一般情况下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对于当事人造成了二次伤害,那么要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肇事之后进行逃逸而使受害人死亡,那么要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重伤以上,要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判处
2022.04.12 1,164 -
交通肇事罪怎么量刑
交通肇事罪中的酌定量刑情节如下: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
2020.07.06 161 -
交通肇事罪怎么量刑?
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
2020.02.07 150
-
交通肇事罪怎样量刑?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2022-05-18 15,340 -
交通肇事罪怎么量刑?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2022-05-18 15,340 -
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交通肇事罪是怎么认定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
2022-04-27 15,340 -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交通肇事罪怎么定罪量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
2022-04-14 15,340
-
00:55
交通肇事怎么量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 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
1,048 2022.04.17 -
01:17
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法定量刑幅度,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注意的是,犯罪分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交通运输肇事转化成故意杀人的或者故意伤害的,有可能
1,974 2022.05.11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5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