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费能领到多大孩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夫妻双方均有工作单位的,由双方工作单位各负担一半; 一方有工作单位,另一方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有工作单位一方的工作单位支付;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支付,所需费用由各级计划生育经费分担。 2、农村分配集体收益对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在划分宅基地(包括征地拆迁安置中,对农村独生子女按重建安置房价的70%加房屋层次调整系数每人优惠购买40平方米)、扶持生产、介绍就业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给予照顾。 3、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对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就学、就医给予补助。农村贫困家庭独生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夫妻双方均有工作单位的,由双方工作单位各负担一半; 一方有工作单位,另一方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有工作单位一方的工作单位支付;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支付,所需费用由各级计划生育经费分担。 2、农村分配集体收益对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在划分宅基地(包括征地拆迁安置中,对农村独生子女按重建安置房价的70%加房屋层次调整系数每人优惠购买40平方米)、扶持生产、介绍就业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给予照顾。 3、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对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就学、就医给予补助。农村贫困家庭独生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杂费。
-
独生子女费会领到多大年龄
答独生子女费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对独生子女实行的一种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都会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
2020.01.13 629 -
-
-
独生子女费领到多大
独生子女费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对独生子女实行的一种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都会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发放的独生子女费是不
2021-12-23 15,340 -
独生子女费领多大,如何领到
没超过十八周岁就可以领。独生子女费是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中国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
2022-02-22 15,340 -
独生子女费一般领到多少岁
1、独生子女费是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中国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发放30元(2006
2021-07-31 15,340 -
独生子女费能补领吗
一般独生子女费是由用人单位代发的,也就是企业发放,领取时间从取得独生子女证时算起,没有单位无工作的人可以在社区或者居委会领取,如果确实能提供以前取得了领取资格但没领取的事实证据,可以补领。
2022-05-18 15,340
-
01:01
女方独生子女争取孩子抚养权大吗女方是独生子女,并不会对女方争取抚养权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是否是独生子女,并不是确定抚养权归属应当考虑的因素。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结合酌定的因素予以判定。在确定未成年人抚养权的归属是以年龄作为区分。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一
1,706 2022.04.17 -
01:03
离婚孩子抚养权到孩子多大结束离婚孩子抚养权到孩子多大结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没有独立生活的成年子
882 2023.01.04 -
01:13
深圳退休后如何领取独生子女补贴深圳退休后领取独生子女补贴的流程如下:父母退休时可以领取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依据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一次性奖励。具体金额各地不同,一般不少于每人1000元。发放渠道
11,0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