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为亲人为他人非法牟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处罚: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给亲友经营;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亲友管理的单位购买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亲友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 (三)从亲友管理的单位购买不合格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 (三)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或者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为他人非法牟利罪怎么处罚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行为人会被人民法院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5.24 128 -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什么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亲友经营,或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或向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
2022.04.15 655
-
什么是为他人亲友非法牟利行为?
对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处罚: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11-13 15,340 -
亲友为他人非法牟利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2022-08-19 15,340 -
什么是为亲友非法牟利
本罪侵犯的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国有公司、企业以获取财产上的最大利益为其目标,以国家授与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从事民事活动,向投资者(即国家)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有事业单位虽不以营利为
2022-08-21 15,340 -
为亲人非法牟利怎么处理
第一百六十六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2-08-17 15,340
-
01:30
什么是非法集资行为一般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相关金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含个人和单位)吸取资金的行为,且又同时具有如下情况的,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 1、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以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
3,703 2022.04.17 -
00:48
网上辱骂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网络上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人有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权方式根据辱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将涉嫌侮辱、诽谤罪,情节轻微的,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
6,228 2022.04.17 -
01:01
未成年殴打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未成年殴打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需要根据情节来定。情节轻微的,会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受害者达到轻伤以上的,那么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2,6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