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借款后失联算不算诈骗

借款后失联算不算诈骗

2022-05-21 18:0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21回复

专业分析:

1、不算,欠钱失联属于逃债,不属于诈骗。 报诈骗须有诈骗的情节与后果,失联了有可能是逃债,逃债与诈骗不是一个性质,前者是民事责任后果,后者会受到刑事处罚。 2、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逃债,是指债务人在履行债务不能或受阻时,而采取的一种隐藏自我或潜逃的方式。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般情况下借款人在借钱后失联不能构成诈骗罪。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借钱以后失踪的,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就有占为己有的目的,使用欺骗的手段,使出借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的,就可能构成诈骗。 如果只是借钱以后到期不还,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

律师普法更多>>
  • 向多人借钱后失联算诈骗吗
    向多人借钱后失联算诈骗吗

    借钱后失联不一定属于诈骗,要看债务人的主观意识。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否确实有诈骗的故意意图是确认诈骗行为的关键。如确系诈骗,构成犯罪立案条件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0.03.22 112
  • 借款不还也联系不上算诈骗吗
    借款不还也联系不上算诈骗吗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实践中,许多借贷式诈骗的行为人在归案后,总会提供借条等证据,并辩解称其与被害人之间是民间借贷纠纷。区分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纠纷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2020.10.01 120
  • 借钱失踪算不算诈骗
    借钱失踪算不算诈骗

    要看对方借钱的目的,以及借钱所用的手段。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2020.10.29 95
专业问答更多>>
  • 人借钱失联算诈骗吗

    可能涉嫌欺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借款人一开始没有这种欺诈的动机,也没有虚构的事实,但由于紧急原因不能按时偿还,只能是民事行为,只能起诉违约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

    2021-12-10 15,340
  • 借款不还也联系不上,算诈骗吗

    可报警或起诉处理。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区分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纠纷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如行为人借款前是否具有还款能力。

    2021-07-20 15,340
  • 借款不还算不算诈骗

    如果贷款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则为诈骗。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1-12-20 15,340
  • 欠钱不还失联,这算诈骗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确实打算

    2022-04-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01:23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借钱不还拉黑了不算诈骗,因为借钱一开始是有归还的目的的,而诈骗一开始就没有归还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借款不还还拉黑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明对方借钱不还的相

    4,734 2022.04.17
  • 借钱用于赌博算诈骗吗 01:11
    借钱用于赌博算诈骗吗

    借钱用于赌博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有可能构成诈骗罪,也有可能构成赌博罪。 需要看对方是否是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其一开始就不准备还钱,想骗钱的,则构成诈骗罪,如果不是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则只能按民事争议处理,受害人可以起诉对方

    1,677 2022.04.15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815 2022.04.17
个人债务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