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起诉书是引起诉讼程序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起诉书的书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同时要在事实及理由部分将结婚的时间,婚后的情况,及不能再维持夫妻关系的理由写清楚.但一定要避免事无巨细全都写上的流水账式的书写方式,要将主要问题,主要观点,主要理由写清楚即可。实践中往往有些原告,总是担心没有将事实书写清楚,结果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实际上这样做于事无补。2,原告与被告的姓名一定要绝对准确,不能有任何的错误,换句话说只要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一致就可以了3,要写对各自的住址,电话,从而避免在法院传唤时产生错误,耽误时间。4,在起诉书中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及不文明的言语。5,写完后一定要好好的检查,不要因为不小心写上了对自己不利的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第二次起诉离婚的,可以这样写起诉状:1、原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4、原告应当提供离婚有关的证据和证据来源,有证人的,还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起诉离婚诉状需包含以下内容: 1、列明原被告基本信息。 2、列明离婚的具体诉求。 3、写清第二次起诉离婚的事实和理由。 4、诉状最后可以附上共同财产或共同债务的清单等等。
-
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状应当按照以下内容写:1、提出离婚一方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2、夫妻另一方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判决离婚的诉讼请求,离婚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4、第一次离婚的时间
2022.04.13 1,306 -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状应写明以下事项: 1、当事人的身份信息。 2、诉讼请求。比如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财产的分割。 3、事实与理由。在判决生效的6个月内再次起诉的必须有新的事实、新理由。
2021.01.10 165 -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离婚诉讼书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格式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两者的事实和理由不一样。这里的诉讼理由主要针对的是第一次离婚诉讼书之后的一些事实和现象,因此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书写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诉状还需要书写自己要
2022.04.14 215
-
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和第一次的起诉状没有区别,只不过是要在事实与理由的描述中,加上第一次起诉判决不离婚的事实而已,如无新证据证明感情破裂,极有可能在此判决不准离婚的。所以尽可能在第二次起诉书中列明证实夫妻双方感情破
2022-04-15 15,340 -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离婚诉讼还需要写诉状,样写: 1、写明原告和被告身份的基本信息; 2、说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3、写明证据和来源。离婚诉状中的事实和理由一般应陈述离婚事实,并说明诉讼请求的依据。
2021-11-03 15,340 -
第二次起诉离婚怎么写诉状?
第二次离婚诉讼书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格式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两者的事实和理由不一样。这里的诉讼理由主要针对的是第一次离婚诉讼书之后的一些事实和现象,因此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书写有着本质的区别。
2021-01-27 15,340 -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状怎么写
第二次离婚诉讼书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格式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两者的事实和理由不一样。这里的诉讼理由主要针对的是第一次离婚诉讼书之后的一些事实和现象,因此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书写有着本质的区别。
2021-05-21 15,340
-
01:14
离婚第二次起诉书怎么写
对于离婚第二次起诉书怎么写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2、有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列明诉
988 2022.04.17 -
01:13
第二次起诉离婚书怎么写
第二次起诉离婚的起诉状和第一次的起诉离婚的起诉状格式是相同的,两者的事实和理由不相同。这里所说的事实与理由,主要针对的是第一次起诉离婚之后发生的事实和理由,所以,第二次离婚与第一次离婚起诉状的书写,有着本质的区别。 除要写原告和被告的信息之
1,207 2022.04.17 -
01:07
二次起诉离婚书怎么写
首先,起诉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问题无法达成合意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一方应当依法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包含的信息有: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以
1,3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