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评估报告怎样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征收评估方案要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依法作出的才有效。相关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 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第二十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服房屋征收评估报告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复核后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从估价报告出具之日起计,不得超过一年; 2、房地产估价师预计估价对象的市场价格将有较大变化的,应当缩短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 3、超过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使用估价报告的,相关责任由使用者承担; 4、在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内使用估价报告的,相关责任由出具估价报告的估价机构承担,但使用者不当使用的除外
-
房屋质量评估报告怎么写?
房屋质量评估报告的写法:应当依次写明写明工程名称、监理单位、发出日期、说明以及工程概况、土建工程质量情况、补充说明及材料附件等。一般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2020.03.19 164 -
房屋质量评估报告怎么写
房屋质量评估报告首先在首页写明工程名称、监理单位、发出日期等,其次,写明填写说明以及工程概况、土建工程质量情况等,最后,写明有关补充说明及材料,以及单位法定人等的签名,签发日期。
2020.07.18 170 -
房子被征收:评估报告不签字,就没有效力吗
房子被征收时,评估报告不签字就没有效力。评估报告一般是由拆迁方委托的评估公司作出,因此,为了维护被拆迁方的合法利益,法律要求评估报告只有在被拆迁方签字确认后才能发生效力。
2020.06.25 224
-
评估报告有法律效力吗
1、工程造价与评估价可以是不一致的评估单位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独立评估在合理的范围内评估价当然可以高于造价如评估价与建筑物实际价值相符则不存在虚假注册的问题;2、非股东当然不是公司的发起人,他只是在公司
2022-02-03 15,340 -
法院评估报告的法律效力
一、谁主张,谁举证。你的评估只是自己单方陈述,如果对方不认可,就能把举证责任推到对方头上?我认为不能。相反,届时对方可以以你没能举出损失的证据为由,请求人民法院驳回你的诉请,你如何办?我认为这一点绝对
2022-01-25 15,340 -
房屋遗嘱怎样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遗嘱是指符合《继承法》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的遗嘱,凡违反《继承法》第十九条、二十二条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的遗嘱无效,部分违反,部分无效。有效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必须
2022-07-06 15,340 -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有效吗?
被拆迁房屋估价报告是由具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作出的、具有证据性质的结论。必须明确,在拆迁补偿中只是作为参考,补偿可以通过协商,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裁决。协商完全依照“意思自治”原则,可以以评估报告为基础
2022-04-10 15,340
-
01:10
遗嘱怎么写才具有法律效力遗嘱具备以下要素才具有法律效力: 1、主体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3、遗嘱内容不得违背其他法律等等。 遗嘱不得违反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形式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形式
554 2022.09.09 -
01:00
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条件。首先,签订合同的主体需为符合条件的主体,需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其次,签订合同的主体意思表示需为真实。意思
1,952 2022.04.17 -
01:15
协议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协议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要看是否满足生效的条件。具体如下:1、签订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一方当事人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享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只有当签订协议的双方当事人,都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614 2022.05.11